树立开放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先导,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加快融入双循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双向投资、优进优出、国际合作,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开放城市。
“十四五”时期,“双招双引”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经济社会领域开放向纵深拓展,双向开放布局更加优化。进出口、利用外资稳居全市第一梯队。
以开放提升张店区科技创新水平,主动融入全市、全省、全国、全球创新网络,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国际化创新高地。
集聚国际高端人才。进一步完善“候鸟专家”“周末专家”等柔性引才措施,兑现区级人才奖补资金5000万元。在张店区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聚焦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制造、新基建产业,以及科创金融、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落实“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用好“1+1+N”平台体系,围绕四大方面16个重点领域,推进法国埃顿集团生态智慧工业园、氢能源综合利用等优质项目落地,扎实推进新华1948文化创意产业园、山东高速(淄博)信息产业园、启迪云(淄博)数字创新赋能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提升“淄博即张店,张店即淄博”的“城市会客厅”功能,立足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优化城区布局,打造精致精美空间,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开放水平。
打造现代开放型公共服务。增加城市国际化元素,建设一批涉外高端办公楼宇、高星级酒店、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规范提升公共场所双语标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鼓励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积极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区”,加快推进“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现代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健全外籍人员子女就读体系,新建中外办学机构和国际化学校2所。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深度融合的国际课程体系,满足淄博市高层次国际人才子女多样化、个人化教育需求。鼓励和引导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在张店设立合资、合作(含港澳台)医疗机构,优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为在淄博市的外籍人士提供便捷优质的政府公共服务。
提升城区国内外知名度。以建设齐文化历史名城为抓手,提升我区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增进与中西部城市的友好往来,深化友好城市交往。
抢抓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机遇,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契机,积极融入山东自贸试验区,参与省、市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着力建设特色服务贸易功能区,确保全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以上。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2025年提升到40%。
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做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培育和招引工作,加快构建全链条现代流通体系,提升流通数字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新零售、电商直播、对外贸易、服务外包、跨境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新业态新场景,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平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抢抓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鼓励电子商务技术、模式和服务创新。支持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电商展示体验中心,探索建设海外仓和境外服务网点。提升外贸综合服务质量,扩大外贸企业进出口规模;鼓励重点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增加订单保有量。
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引导企业融入省、市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大力发展新零售、电商直播、对外贸易、服务外包、跨境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场景,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平台,精准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以RCEP协定签署为契机,重点拓展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深挖中小微企业进出口潜力,引导零业绩企业实现“新开壶”,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参加线上境外展会,做好品牌线上国际化推广。
发挥服务贸易区位优势。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稳步发展传统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教育体育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深挖服务贸易新兴企业,做好服务贸易数字纳统工作。
扩大进口产品规模。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扩大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一般消费品进口,提升进口产品规模。
基于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生活性服务业的要求,重点引进促进服务产业发展类外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跟踪和研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投资动向,建立健全目标企业库和意向项目库。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具有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外资项目。创新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鼓励省“十强”产业引进外资,加大政府投资类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力度。对相关棚改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项目等充分利用外资。产业地产、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楼宇经济等服务业大项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外资。
将张店区打造为淄博产业路由器,以现代产业协作区、科技创新共同体、诚信示范联动区,推动实现全市各区县产业一体化,带动全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助力打造省会城市经济圈产业转移承接区,服务淄博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全国新经济强市。
打造现代产业协作区。充分发挥中心枢纽作用和资源平台优势,以产业配套、人才集聚、优质服务为载体,引领组群统筹、区域协作发展,积极建立促成产业协作区,助力打造省会城市经济圈产业转移承接区。围绕新经济和传统产业构建创新平台,重点打造1个区级综合产业平台、1个科技工业园电子电气产业平台、N个城市经济产业平台。加强市区、区县协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支持兄弟区县在张店设立“楼宇飞地”,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围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制造业重点领域提供产业服务,引领实现高水平区域产业协作。当好共建济淄科创金融大走廊“淄博排头兵”,构建“融、投、贷、保、服”一体化的全金融产业服务链。提升会展服务功能,办好国际、国内知名产业会展。打造淄博市优势产业线上交易平台,优先招引、搭建“四新”产业线上交易平台,形成线上交易、线下会展一体融合的区域产业交易中心。
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创新平台、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发中心、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转化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系统加强招才引智,建设淄博海创英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全力引进培养一批发展急需的高端紧缺人才,打造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集聚中心。
打造诚信示范联动区。依托信用联合奖惩微门户,按照红黑名单的类型和操作单位自动匹配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进一步营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信用环境。
积极参与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主动融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济淄同城化,助力实现区县一体化,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融合、旅游发展“同城化”。充分发挥中心枢纽作用和资源平台优势,引领组群统筹、区域协作发展,探索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助力形成全市“一盘棋”发展格局。
推进公共服务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支持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对外开展全面合作、协同创新,鼓励省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张店设立分支机构。引入国内、省内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鼓励跨区域合作。加强跨区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活动开展,促进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奋力打造天蓝水清地绿、洁净整齐美丽的生态淄博。合力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加强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系统治理。推进流域共同开展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推动固体废物区域转移合作。优化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加大区域环境治理联动,积极开展联动执法。
深度融合区域文化。承接省会经济圈节庆、会展、论坛资源,在重要旅游节点时间,共同策划区域联动的文旅节庆活动,形成联动叠加效应。加强公共文化场馆交流合作。实施艺术创作展演交互惠民工程,开展艺术精品连展、巡展、文物展览、文创开发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区域文化深度融合。
推动跨界旅游发展。围绕齐文化、世界足球起源地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自然与人文景观,积极促成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协作,联合开展旅游营销宣传,形成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旅游产业体系,共同打造淄博旅游新篇章。
跨区域共建“飞地经济”,制定“飞地经济”相关政策,结合淄博市区域特点和产业定位,着力打造具有中心城区核心区特色的“飞地经济”。
打造“飞地楼宇”。通过政府回购、回租社会闲置楼宇资源或盘活国有闲置楼宇资源等方式,打造“飞地楼宇”,委托专业化智库平台整体策划运营、聚焦资源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新经济总部基地。
发展“飞地园区”。与周边区县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将不符合中心城区核心区功能定位的存量企业,转到其他区域“飞地园区”落户建设。
创新“飞地”模式。打造“反向飞地”,由周边区县作为“飞出地”,借鉴互联网经济方式,在核心区投资楼宇,将本地企业总部全部集中在“飞入地”。打造“连环飞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从“飞出地”引进项目,将项目总部设在核心区“飞入地”,将大规模用地或生产加工型部分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形成“连环飞地”。
坚持问题导向,纵深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构建公平、有效的市场,力争形成深化改革的“张店模式”。
培育现代化要素市场定价机制。紧扣国家推动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趋势,畅通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实质性制度举措。健全区级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鼓励要素交易集团(中心)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形成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流转交易、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交易市场全流程电子化改革。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强张店新老城区空间布局的优化,将招商引资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布局,鼓励各类空间形态探索创新,实施产权分层、飞地经济等有利要素集聚、产业拓展、空间融合的政策措施。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在吸引新型产业资源、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方面的作用,瞄准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十四五”期间,商业、商品住宅及工业等产业项目,纳入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后实施征地。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通过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动企业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差别化用地、差别化用能、差别化创新要素、差别化金融以及长效财政激励约束等机制落地执行。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推进能源、道路、通讯、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经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不断丰富完善并持续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深化党政领导干部担任服务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实施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大力弘扬新时代齐商精神、企业家精神,引领实施“瞪羚行动”、“哪吒行动”,培育领军型企业、高成长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具有科创活力的中小企业。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在同等条件下确保本土企业与外来引资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和政策支持。
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灵活运用实股跟投、基金跟投、债权跟投等方式,推动国有资本向“四强产业”、新经济、基础建设、公共服务领域集聚,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经营城市理念,整合区属同类国有资本、资产、资源,提高经营效益,将区属平台公司信用评级提升纳入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AA+评级作用,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国有基金作用,在支持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分享企业成长收益。建立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采取法治化、信息化监管,健全监督机制。推动企业机制体制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招商引资体系。明确招商引资重点方向,聚焦经济发展重点产业,锚定招引重点。持续强化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放大招引效应。打破单一的对招商引资企业无偿补助的模式,参照基金运作方式,采用股权投资和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业及项目扶持。建立双招双引企业税收和社会效益考核机制,强化可持续发展。
打造良好金融发展生态。服务新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科创金融等领域的金融企业,打造科创产业高端金融高地。充分发挥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作用,发展服务全区的银行、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商业保理、融资担保、供应链金融等多种金融业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政银担业务扩大规模,探讨设立非盈利性的政府性应急转贷机构。发挥区金融稳定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坚决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和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营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区域金融环境。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基金作用。以淄博科创基金港暨资本市场发展服务基地为主阵地,吸引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聚集,引领张店区基金业健康发展,助力产业项目落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领功能,借助淄博科创基金港平台,拓展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融资渠道。适应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培育国有基金投资体系,提升基金投资收益,丰富财政收入来源。
完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用好新增政府债券基金、政府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完善债务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偿债能力评估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优化债券期限结构,合理控制筹资成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市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迭代升级步伐,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规范现代市场秩序,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利企富商的发展环境变革,率先建设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收费最低的政务服务环境,资源跟着项目走的要素保障环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舒心经营的市场监管环境,最具安全感的社会法治环境,一切活力充分涌动、竞相迸发的创业创新环境,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我区“首位度”“贡献度”,全力打造“张店服务”品牌。
推动建设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优化对外开放制度、政策,拓宽开放空间,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配合落实商事登记改革。营造崇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深化信用张店建设,完善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完善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守信“红名单”制度,政府部门在履行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责过程中依法提供“绿色通道”等激励政策,弘扬诚信精神。
健全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建设让企业家放心投资、舒心经营的市场监管环境。推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常态化,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健全守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制度,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互联网+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作用,促进统一开放、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聚力打造“张店服务”特色品牌,严格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扎实推进“减证便民”,通过加快打破信息壁垒,打通数据共享通道,积极创建“无证明”便民城区。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加大流程再造力度,强化行业综合许可“一证化”应用,努力实现“一证一行业,一章全覆盖”。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企合作、政银合作,推进全区各级便民服务体系软、硬件建设,探索共建共享新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秒批秒办”扩面提质,大力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将更多事项延伸到镇(街道)、村(居)办理。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建立审管互动和无缝衔接的科学管理机制。缩减审批事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建立完善清单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构建智慧高效政务服务。建设数字政府,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全面实施“一网通办、智慧秒批、精准服务”模式,持续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爱山东”APP张店分厅与“张店审批服务”微信端同源认证、一网通办,实现商事登记等高频事项“免预约”“零见面”“无纸化”办理,推行政策找人、上门服务。创新实施“区块链+审批”“一业一证”改革,力争企业开办网办率达到95%。提升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化,加强数据互联互通,高质量建成“掌上办事之区”“掌上办公之区”,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
提高亲商服务水平。落实“亲商、优商、便商、惠商”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涉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健全企业联络员制度、企业顾问制度、绿色通道制度,畅通招商引资后企业长期的落地生根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创新落实市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制定与区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企业相适应的政策文件。
营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健全以发展规划为导向,财政、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等紧密配合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增强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实行重要政策、重大事项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社会各界参与政策制定渠道。加强政策优化集成,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通过多种渠道精准推送政策,提升政府惠企便民政策知晓度,强化政策兑现落实。建立“张店惠企惠民”信息平台,加大针对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精准推送频率。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加快建设幸福美好之城。
坚持均等、公益、全面的发展原则,统筹改善全区民生保障,丰富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民生资源供给,促进全区人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张店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幸福地。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强化先进文化引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红色基因传承。注重典型选树引领,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家庭教育,深入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实践活动。统筹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文明出行、文明养犬、市民公约、公共场所禁烟等城市文明制度条例,深化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拓展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2035年)》,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文明水平。保障科普经费投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社区科普馆、社区科普广场,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精神的宣传,消除愚昧迷信、伪科学活动。
打造淄博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覆盖率、利用率。探索新型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机制,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城市书房”“文化客厅”“健康驿站”。持续推进“书香张店”建设,优化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等服务网络,同步提高数字化阅读普及水平。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馆藏产品数字化。充分发挥村(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站、科普广场等阵地的服务作用,积极推进村(镇)文化事业发展。
提升宣传城市文化元素。对标国内先进城市,突出淄博市地域文化特色,把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地标建设理念,使其成为彰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的新符号。围绕新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商务中心金带项目建设,完善配套商业及停车位、休闲道路、绿化景观、硬质铺装、城市雕塑等基础设施,打造张店城区亮点,突出城市的“现代气息”“时尚气质”和“活力指数”。
举办知名度高的品牌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张店区特色文化及民俗传统,打造张店特色节日,策划举办“乐在张店”艺术节等会展节庆活动,高标准打造“多彩活力周”“青年创业周”“家在淄博”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淄博市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的作用,办好高水平的国际性节展赛事,引入海内外优秀文化产品在张店区首发、首演、首映、首展。高质量举办好淄博花灯艺术节、淄博青岛啤酒节、麦田音乐节、Robotex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开放多种宣传推广渠道,扩大品牌文化活动的知名度。打造全省闻名的“体育运动之城”,依托孝妇河湿地公园、齐盛湖公园等,常态化推动淄博环湖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举办。
统筹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各学段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打造区域性教育发展高地。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资金,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普惠幼儿园为主体,以高端优质幼儿园、特色幼儿园为补充的立体化发展格局。积极引进省内外优质学校、教育集团,创办高品质国际化学校、民办学校,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化办学项目。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校外教育,加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监管,加快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办法,畅通社会各界监督举报渠道,切实维护好校外教辅培训市场秩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适应性,实现产教融合。重视家庭教育,切实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加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学生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做好校园欺凌、校园暴力预防处置,对重大疑难校园侵害案件进行区级挂牌督办,加快校园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建设,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安全的良好成长环境。做好遵纪守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前瞻布局,协同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的有利时机,推动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与居住区建设项目有机融合,改建扩建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加强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化统筹,严格实施新建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发展学前教育共同体,确保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开发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实施农村幼儿园提升工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建设,完善基于学龄人口动态发展趋势的学区分配机制,高标准实施家门口好学校、乡村温馨校园建设行动,深化推进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区”模式,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建设淄博信息工程学校新校区,实施集团化办学。壮大优化师资力量,深入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建设工程,探索创新市场化选才聘师模式,推动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交流任职,以高效人才流动带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打造全省领先的“智慧教育”样板。全面推进全区智慧教育升级,整合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依托学校、教辅机构打造未来教育体验中心、数字化学科教室等智慧学习空间。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服务、智慧课堂教学、智慧教研、智慧督导等。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组建社区教育基地。
全面建设健康张店。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疾病监测预警、应急管理、综合控制体系,稳定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实施公共卫生实验室能力提升行动。总结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工作体系。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医防协同机制。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政策、措施,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完善全区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构建人民卫生健康合作共同体。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支持社会资源办医,发展高端和专科医疗。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好国家中医药示范区复审迎评。依托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数字诊疗”等数字化医疗系统,打造张店区特色数字医疗服务品牌。
完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推进各层级医疗机构扩容扩建。加快区属公立医院建设,推动区妇保院二期项目,打造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结合老城区改造,扩建区中医院,完成区中医院三级医院建设;按三级口腔医院标准筹备建设淄博口腔医院新院区,建成辐射鲁中地区的口腔医疗中心;改扩建区医院,建设三级综合医院,与市联合建设中心城区精神卫生中心。推动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同步验收。加快医共体建设,实施镇村医疗服务强基工程,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投资建设马尚中心卫生院、房镇镇卫生院。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加快推进省级安宁疗护示范区建设,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引进高端先进医疗机构,打造集专科医院、医疗服务、研发培训、展会办公、医美理疗、健康商贸等业态于一体的智能化、花园式高端综合型医疗中心。
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增强体育场地和设施供给,规划建设一批以健身步道、市民广场、口袋公园、街角公园等群众健身场所,不断完善覆盖街道、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场所配置。推动体育产业繁荣,推动淄博马拉松、中国花式空竹大赛等品牌赛事的全国影响力,依托孝妇河湿地公园等公共园区场所,组织开展品牌体育赛事,积极创新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依托体育单项协会、健身团体等,在常态化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着重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依托体育场馆、单项体育协会和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推动击剑、游泳、射击、滑冰、武术、轮滑等体育活动进校园。
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国家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提升优生优育服务能力,建立健全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把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单位,形成就近、便捷、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推进社区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探索普惠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颐养综合体、养老社区、长者食堂,探索市场化运营的居家养老模式,以引进江苏悦华养老集团,兴办张店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相关爱心企业进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新城规划优势,建设高端精品医疗康养项目,积极推进宏程颐养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康养中心、商业中心、创客中心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机构,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或推进混改。与国内高端养老产业集团合作,积极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推动全区养老产业发展的动力升级。
率先打造智慧养老服务示范区。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智能化的运营管理水平。鼓励医院、诊所、餐厅等社会各界参与养老服务行业丰富平台服务内容,制定“互联网+养老”统一的规范标准,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开放及应用。推动养老服务信息与政府信息系统、公共数据互联共享,助力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和供需衔接。在条件较好的小区普及智慧养老终端设备,兜底保障困难老年群体享受“互联网+养老”服务。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基础,提升民生质量,树立“温暖张店”的民生工程品牌。
打造青年创业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区,以山东理工大学、区青年创业园为平台载体,加快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创业型街道(镇)、社区和“四型就业社区”的功能作用,以创业促进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落实定向减税、普遍性降费措施和创业担保财政贴息政策,全面鼓励在外发展心系家乡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和拥有相关技能的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通过“以创业带就业”模式扩大就业。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坚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精准办好高校人才直通车、春风行动等招聘就业活动,充分发挥“鲁班用工”等就业平台作用,动态发布灵活就业供求信息,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以打造多彩活力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为契机,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公益性工作岗位的开发力度,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继续打好“减、免、缓、不、返”政策组合拳,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红线目标。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做实做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和新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素质提升。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完善三次分配机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发展社会捐助等慈善事业,提高收入分配质量、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巩固全面参保计划成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探索新业态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保障方式。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细化落实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简化异地就医结算办理,在严格落实的基础上简化异地就医结算办理,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实施职业年金制度,推进企业年金覆盖面。认真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强化基金收支、管理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强化社会救助力度。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夯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贫困户的医疗、教育、小额信贷、产业项目等扶持政策向相对贫困群体覆盖;针对临时性、突发性、支出型人口建立即时性帮扶机制。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精准分类、科学认定办法机制,积极推进“淄助你”社会救助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救助网络,大力发展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积极开展“暖心张店”活动,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同组织爱心活动,慰问关心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健全区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设立公益基金,发挥好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关爱社会特殊群体发展,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促进孕产妇、婴幼儿照料护理产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保障。
健全住房保障机制。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推进青年驿站、青年公寓建设。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推动集居住、医疗、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康养项目落地,推动养老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推动住房保障改革普惠升级。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支持推动物业管理规范有序。
统筹壮大社会治理力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厘清基层治理权责,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四社”联动机制,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制度。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协商民主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协商,按照“试点突破、亮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开展社区协商示范试点。畅通媒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监督渠道,及时解决民生、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等问题。促进统计、外事侨务、民宗、国防后备力量、双拥共建、档案等工作再上新水平。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减负增能赋权,加快行政职能从城市社区剥离,规范落实基层“五项权力”,做实“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不断推动资源要素、工作力量向基层聚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网格化治理能级,加快推进街区网格化、网格街区化,建立网格员反馈问题处置闭环机制,将网格打造成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调查摸底、服务群众多功能前端触手,着力构建城市治理“网格云”。大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全覆盖。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积极发展社区家政、养老、托幼、维修等便民利民服务业,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加快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和村(居)务公开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打造新型智慧社区。进一步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对标先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社区云”应用场景,打造集社区服务、智能安防、社区养老、公共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高效、宜居的新型的智慧社区。
构筑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前置做好安全风险防控环节,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筑牢城市安全防线,高质量建设平安张店,实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治信息系统提升、网格化效能提升等“平安赋能十个工程”。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把经济金融、信息网络、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交通运输、消防等领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完善安全防控支撑体系,健全区社会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完善以技术视频监控、街面社区、巡防、情报信息预警、公共安全监管、网格社会管理为重点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城区和农村关键点位全覆盖。建立平安建设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乡镇街道平安指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守重大网络安全底线,健全互联网应急指挥中心,加强数据分析研判,突破提升网络安全监管能力。
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严抓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前置做好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处置,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全力保障人民健康财产安全。加大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管理力度,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入打击整治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和“盗抢骗”“黄赌毒”各类违法犯罪,严格制毒物品管控,不发生制毒物品重大流弊案件,维护社会良好秩序。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巩固完善“1+6”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有温度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靠前作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提升信访工作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人防基本指挥所,建立健全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灾害。提升区级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区级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探索推行现场应急指挥官制度。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基层社会事务信息反馈及应急响应体制机制。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推进微型消防站联勤联防机制,实现应急联动体系全覆盖,增强全社会应急救援能力。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发挥社会公众参与与监督,完善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推进群防群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生活)”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能力。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形成社会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的良好风气。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发展律师法律服务业,尽快建成覆盖全区、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民警、社会治理网格员等基层人员法治教育培训体系,筑牢社会治理的法治防线。建设覆盖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统筹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领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规划落实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发展共识,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以赴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实施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政策部署落地见效。
完善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切实把党中央、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落实好干部标准,大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选拔任用“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干部进名校、进名城专业能力提升行动,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高标准完成村居(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建立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制度,加强督导考核,抓好责任落实。提高基层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实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构建党建引领的新格局。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区级党组织常态化督导机制,将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纳入重大工作督察,改进督查方式,实现对各部门工作进展可视、过程可控、结果可考,确保各项政策部署落地。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为发展减负、为干部松绑。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的主基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的作风履职尽责、奋勇争先。培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实干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建立与市属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常设协同联动机制,形成“顺畅、务实、管用、高效”的规划落实运行体系,完善反馈和督导机制,保障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完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计划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明确年度推进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指标落到实处。
强化规划衔接。健全政策协调、工作协同机制,整合全区资源,加强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明晰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以及各专项规划、城镇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确保责任主体明确、发展目标清晰。
强化评估考核。加强规划实施评估监测、跟踪问效,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机制化、项目化、事项化落实。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评估工作。坚持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增加规划透明度和民主参与度。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项目、政策和资金多方面的统筹协调,确保规划落地。
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确立中长期规划对重点项目布局的指导作用,健全重大(重点)项目数据库,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化重大项目布局,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建立全链条管理服务机制和高效率保障机制,加强项目科学调度,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加大对支柱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的支持力度。
统筹资金投入。统筹用好政府和市场两个资源,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借力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潜力活力,确保“十四五”区域重点任务的财力保障。加强对各类财政资源的统筹,提高招引企业质量,培育壮大地方税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