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问题,“普通公办高中复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重点选取了甘肃省白银市、安徽省安庆市两个地级市,对当地普通高中学校的复读现状进行调研,目的是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禁办政策”在现实中遭遇的实施困境。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本研究调研对象共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西部省份样本: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靖远县、会宁县。调研对象包括省教育厅、上述区县的六所公办普通高中、一所民办普通高中。二是中部省份样本:安徽省安庆市市区、枞阳县、桐城市。调研对象包括省教育厅、上述区县的五所公办普通高中、两所民办普通高中。
以上两类样本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访谈对象是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复读生与应届生),问卷包括复读生问卷和应届生问卷两部分。安徽、甘肃两省共发放问卷2 512份,回收有效问卷2 381份。样本量统计及其分布见表1和表2。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包括高三应届生调查问卷和复读生调查问卷两种。调查问卷是由调研组讨论编制的。其中,高三应届生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对复读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对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的态度和看法、复读行为对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学校对复读生的管理以及一些主观题。复读生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复读原因、对复读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对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的态度和看法,还有一些主观题。
3.复读差异分析
(1)复读生的城乡差异分析
从图1可知,本次调研抽取的样本中,有78.5%的复读生来自农村,12.5%的复读生来自县城,9%的应届生来自城市。由此可以得知:从本次调研来看,大部分复读生来自农村,少部分复读生来自城市,农村学生选择复读的可能性更大。
(2)中西部地区复读差异分析
如表3所示,本研究对调查结果通过T检验后,T=7.612,p
二、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禁办政策”实施困境的分析视角
“禁办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一度面临或明或暗的抵抗,未能取得预期的实效。利益相关者在“禁办政策”变革压力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观望或者敷衍的态度,致使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禁办政策”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效果,遭遇了实施的困境。本文基于外部制度供给与内部制度需求的视角,对“禁办政策”实施困境进行分析。
1.制度供给分析
我国的教育制度变迁常常是一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各级政府机关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特定的制度供给是与具体的政策制定、实施与监控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禁办政策”本身在提供制度供给的许多环节存在一些不足,比较明显的如政策目标模糊、政策可行性不强、政策监控不利、复读替代机构供给能力不足等。
(1)政策目标模糊
从“禁办政策”方案设计而言,该政策并不是以专门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下发的,而是作为其中一项具体的条款内容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的,主要是针对“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引起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这一问题,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保障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健康进行”。可以说“禁办政策”的具体目标表述比较模糊,现实政策问题也不甚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禁办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效力,导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此重视力度不够。
“禁办政策”方案本身过于简单化,就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者意愿的一致性。调查数据显示,81.2%的复读生和88.7%的应届生表示不清楚或者不了解“禁办政策”,66.3%的应届生明确表示支持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68%的复读生明确表示不同意“禁办政策”。在访谈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也不了解“禁办政策”,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禁办政策”持反对态度。这说明“禁办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理解、接受与认可。
(2)政策可行性不强
“禁办政策”的实现需要相应配套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补充性政策文件加以明确、细化。然而,第一轮的“禁办政策”缺乏必要的细节设计,只是大致描述了政策方案的轮廓,严格来说并没有形成一个可行的政策方案。在访谈过程中,有些教育行政机构人员就表示“禁办政策”只表明了禁办的态度,缺乏必要的方案设计和指导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禁办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无章可循,政策执行流于形式,其可行性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对“禁办政策”这一原则性规定的政策在制定和执行细化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的省、市、县自上而下有较为正规的专门文件规定,有的地区则缺失正规的文件规定,只是将其作为政策性任务,以口头的形式下达给地方,要求地方去执行。这就使得政策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未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也容易导致地方上政策执行的表面化现象。复读班往往从公开的举办变为隐蔽的举办,出现表面上执行、实际上变相抵制的现象。
(3)政策监控不利
“禁办政策”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公共教育政策。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自上而下的政策监控必不可少,而且应该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中。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政策执行一旦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就会导致政策反馈渠道不畅通,直接影响决策者对政策实施有效程度的认识和把握。调研中发现,“禁办政策”在一些地区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政策监督与控制缺失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校中校、校外校、名校办分校、公办高中教师兼职等现象依旧存在。在“禁办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就容易出现上述种种偏离政策初衷的变相办学行为。
(4)复读替代机构供给能力不足
政策落实首先需要有相应的实施环境,必须具备教育改革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必须具备相对成熟的先决实施条件。“禁办政策”禁止公立高中举办复读班,而将举办复读班的责任推向民办学校及社会办学机构。然而,调研发现,中西部地区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民办教育发展也参差不齐,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好的地区,其民办教育发展基础就比较好。与公办普通高中相比,民办教育及社会办学力量总体上说发展滞后,一些地区民办教育机构缺失,能赢得社会认同的民办“品牌学校”非常稀缺。民办高中及社会复读机构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办学场地受限,生源质量差,教师流动性大,政策支持力度小,资金来源紧张,社会信誉和规范程度相对较差等。与公办高中,特别是和优质重点高中相比,民办高中及社会复读机构招收补习生的规模和数量都极其有限,民办高中及社会复读机构是复读生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许多地区的民办高中和社会复读机构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复读供给,其办学基础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复读生群体的复读需求。
2.制度需求分析
复读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复读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复读是个人自由选择的行为,复读需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禁办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复读生及其家长、应届生及其家长、公办高中教师与校长、民办高中或社会复读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这些利益相关者对“禁办政策”的看法,可以表现出相关制度需求与供给之间潜在的矛盾关系。
(1)复读生及其家长
复读生是“禁办政策”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本次调研中,复读生包括两个不同的群体,一是在公办高中复读的学生,二是在民办复读机构复读的学生。
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公办高中复读学生基本上认为“禁办政策”是不合理的;从问卷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41.9%的公办高中复读学生不支持“国家应该禁止公办普通高中办复读班”这一政策,只有7.5%的复读学生表示支持。而民办复读机构的复读生则持相反的态度,他们赞同“禁办政策”,认为公办高中就是不应该办复读班,复读班应该由社会来办。复读生及其家长大都认为复读一年是有效果的,经过一年的补习,学生成绩会有很大的进步。复读的效果不仅仅是指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录取学校层次的提升,还指其能够丰富学生的应试经验、心理素质和人生阅历。在复读机构的需求选择上,绝大多数复读生及其家长都认为,公办高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复读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认为公办高中的校风、学风、师资力量都优于民办机构。
(2)应届生及其家长
应届生群体是潜在的复读生来源,对“禁办政策”的研究不应该忽视应届学生的声音。问卷数据表明,高达64.9%的应届学生表示不清楚该政策。从访谈结果来看,对于“禁办政策”的态度,应届生内部也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与反对。应届生支持“禁办政策”的理由主要是:教育资源应该实现在学校之间的均衡分配、在学生之间的均衡分配;而应届生反对“禁办政策”的理由主要是:民办学校收费高,贫困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复读。
访谈结果表明应届生家长反对“禁办政策”的理由主要是公办高中教学和管理水平好,而且民办学校收费较高,家庭负担重。家长对于民办学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即民办学校在办学声誉、硬件设备、师资水平、学习风气等方面是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的。此外,当地民办高中的规模较小,运营成本多半由学生来承担,这就会超出普通家庭的接受力。总之,在和家长的访谈交流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地民办高中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不是学生复读的首选学校。
(3)公办高中教师与校长
调研结果表明,公办高中的教师一致反对“禁办政策”,认为公办高中可以办复读班,认为学生要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就要通过教育与升学;复读就应该在公办学校进行,其办学条件较好,而民办学校质量普遍较差。
大多数公办中学校长认为,要理性地看待公办高中办复读班的现象,复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政府和社会不应该限制复读生进一步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①理性满足学生的复读需求
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有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诉求,教育政策的制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大局出发来看待人们的实际需求。假如国家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坚决制止所有公办高中举办高考补习班,恐怕社会、家长和学生一时都难以接受,就会人为地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民间的意愿和诉求是教育改革合理性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时刻考虑并合理引导民间意愿。作为自上而下改革发起者的政府,要有一种主动理解并把握符合时代要求的民间意愿,如学生要求、教师吁求、校长呼声、家长希望的能力。“政府的指令绝不是学校唯一的情境性压力,很多外部因素也可能迫使学校偏离政府改革的方向。也许,最重要的压力就是要求拥有大量学生的学校履行好日常工作。不管政府怎么想,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应对学生(和员工)向学校提出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公众的期望,特别是家长的期望,会对学校产生重要的影响。”[1]一学者认为,“政策对常规实践的分离要求得越厉害,对实践者和接受者的需要的变动就会越根本,以至于实践失败的风险也就越多”[2]。教育改革如果忽视民间意愿而强硬推行,缺乏来自民间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教育改革进程将会寸步难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②公办高中负债问题严重
政府财政投入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这是目前公办高中学校普遍面对的一个现实。复读收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办高中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在调研过程中,这一事实是公办学校校长普遍反应的焦点问题。目前,公办高中学费、择校费标准明显过低,学校总体收入有限,运转困难。公办高中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学费和择校费,各级财政对学校投入有限,除保证教师工资发放之外,学校基本上没有公用经费和建设项目的投入,因此,公办高中的规模扩大与内涵发展只能通过借款或赊欠的方式来解决。多数学校陷入“借新债还旧贷”的恶性循环,这些学校普遍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压力。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收取补习费,主要是为了缓解学校办学经费困难的局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是缓解当前学校经费压力的无奈之举。
③尊重复读生复读选择权利
目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分学生的高校选择权,造成学生出现被动复习的现象。我国高考招生的政策是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在这种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背后,凸显的是高校的选择权,削弱了学生的选择权,高分学生的选择权也被剥夺。落榜学生有复读的需求,学校开办补习班可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总之,对公办学校来说,举办复读班的经济效益和升学效益是学校现阶段不愿放弃的主要利益,一方面由于现阶段高中教育经费短缺,负债严重,学校举办复读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其日常运转;另一方面,培养复读生周期短、见效快,复读生升学率高,能为学校赢得巨大的声誉。公办高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民办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地区,有承担举办复读班的责任与义务。
(4)民办高中或社会复读机构
与公办学校教师的观点不同,民办学校与各复读机构的教师一致支持“禁办政策”,指出公办高中就不应该办复读班。公办高中应该优先重视应届生,不应该把复读生升学率纳入学校评比范畴,要减弱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的动力。民办学校缺乏竞争力,学校生源严重不足,这是民办学校或社会复读机构认为其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公办学校校长相比,民办学校校长对目前公办学校变相办复读班的现象很不满意,并指出其背后存在的利益诉求,既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又能增加学校的经济效益。这些校长认为目前民办学校还不具备与公办学校竞争的实力,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实验设备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是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的。如果公办学校依旧还要举办复读班的话,那么民办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小。
民办学校和社会复读机构认为,在招生政策上,他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政府优惠,政府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在办学实践中,这些民办学校和社会复读机构迫切需要加大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力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禁止公办学校的“变相”办学行为,同时,也希望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禁办政策”的政策倾斜和扶持。
(5)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
目前,社会评价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中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是高考上线人数和升学率,这也是高中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复读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升学率指标,是体现其管理质量和政绩的重要标志。对地方政府而言,复读生缴纳的学费可以弥补公办高中发展费用的短缺,暂时缓解地方政府“无力投入高中发展急需资金”这一燃眉之急。
通过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这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立足于“理性人假设”的视角,我们发现,只要新的制度安排带给人们的预期收益超过他们为新的制度安排所付出的预期成本,人们就会产生新的制度需求,就会支持教育制度的创新,否则,任何一个理性行动者将不会主动地去变革教育制度。正如菲尼所说:“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种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3]然而,在“禁办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禁办政策”规定民办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应该发挥其作用,但现实中这种制度的有效供给远远不足,自上而下的“禁办政策”制度供给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此外,各利益相关者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对复读行为本身存在各种利益诉求,而“禁办政策”制度供给恰恰不能满足人们对复读行为的利益诉求。换句话说,各利益相关者认同复读行为,认为复读有其合理性,并不认同“禁办政策”的制度供给,以致出现了在学校层面集中“变相”办学的行为。事实上,教育机构以及它们对社会做出的反应也构成了“供方”,“‘供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什么样的潮流和需求才能够有效”[4]。制度执行者对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能否产生认同,这是决定制度执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一条法律或者一项制度的服务所产生的真正的社会影响,不是由规章或法律的用词来决定的,而主要是在社会争论和冲突中产生的,对此,国家政策只是确立了争论的地点、时间、主题以及‘游戏规则’”[5]。换句话说,国家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重构过程,政策理论极少是以原始面貌转化成政策实践的,可行的解决办法必须要考虑政策理论与本土政策传统、本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教育改革最根本的是要使教育改革的根本利益与改革对象的利益诉求联系起来。教育改革如果不是基于改革对象的实际需求,甚至缺失或者背离改革对象的利益,这项改革是不会得到人们认同的,改革的意义也是值得怀疑的。当然,得不到认同的政策在实施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障碍和阻力,政策有效性也就只能变成一句空话。显然,“禁办政策”在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方面明显存在供求失衡的矛盾,出现“制度非均衡”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制度困境,“禁办政策”也在具体实施中遭遇了认同危机。
三、走出“禁办政策”实施困境的基本思路
公办普通高中高考复读“禁办政策”实际上是制度供给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明显地体现了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制度安排是“嵌在”特定的制度结构中的,配套制度安排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禁办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教育改革需要把这一政策放在相应的制度体系中来理解,强化配套教育政策系统运作的整体效应。
1.国家制定指导性意见,各省因地制宜地制定复读政策
地方“禁办政策”的执行者往往更熟悉政策对象以及自身所处的地方环境,而国家政策制定者对此并不十分了解,进行教育政策调整就是要适应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是否实施“禁办政策”一定要考虑当地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采取渐进改革的思路,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教育政策制定者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若干指导性意见,各地方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对策。例如,在民办学校、社会力量办学薄弱的地区,当地可以不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真正为复读生提供合格的教育资源;而在中东部省份的一些大城市,民办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可以在这些地区限制甚至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
2.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多主体办学
基于民办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经费不足、优惠政策缺乏、在与公办学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一社会现实,政府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扶持,对有办学实力和规模、社会责任感强、能承担高考复读任务的民办高中给予大力扶持,帮助和引导其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复读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有必要加强对民办高中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定期评价制度,评估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校风学风和管理方式等,增加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民办机构的认同度及信任度。当前公办学校复读“一统天下”的局面既不利于竞争,也不利于复读生的自主选择,“禁办政策”要先立后破、逐渐剥离、分层而治,鼓励多主体办学,满足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合理诉求。政府要鼓励多主体办学,避免缺失相应的制度保障,克服制度有效供给不足的困难。
3.实施弱势补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复读行为及“禁办政策”,中西部地区学生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学生更支持复读行为,也更支持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究其原因,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就业渠道窄,通过教育、读书考上大学是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上要低于中、东部地区,并且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也明显地低于中、东部地区,这让“高四”变成学生考上大学的必经阶段,客观上也增加当地复读学生的人数。因此,为了缩短中西部之间存在的差距,当地政府有必要实施弱势补偿政策,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政策倾斜,努力增加高考招生指标,特别是二本以上院校的招生指标,增加中西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源头上减少复读生的数量,促进教育公平。
4.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程度,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调研发现,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支持复读行为,更支持“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的政策。这是因为城市高中教学质量较高,优质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且民办机构发展状况较好,使得城市学生在选择是否复读及到哪里复读时的余地更大。因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缩小城乡高中的差距,削弱省级示范、市级示范、普通校、薄弱校之间的差别,提高农村高中的教育质量,这是减少学生复读现象出现的有效途径。
总之,高考复读这一现象的成因相当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的社会原因,也有高考竞争激烈、高考机会不均等的教育原因。基于此,教育发展要正视当前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依靠社会和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本文系济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困境研究”(项目编号:X1309)与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我国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7.
[2]大卫·K.科恩,苏珊·L.莫菲特,西蒙娜·戈尔.政策与实践的困境(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8.
[4]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7.
文∕黄璜
读文摘,长春实验学校的孙天瑞算是“神童”。该同学3岁在父母的指导下就能识很多的字,4岁能看少儿版的四大名著,从小学到高中跳了3次级,12岁只差9分就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3岁参加高考,以654分考取北航“航天器专业”(北大录取他没上)。
该生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要把学习看成负担。
他的父亲是实验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师,他父母的家教观是:一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很小时,他爸爸带他把自己家2000多元的音响拆的七零八落,从而培养了孩子爱动脑、爱科学的品质;三在孩子的小时候,加强对孩子的学习指导,让他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仔细反思,我觉得该学生首先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的爸爸是一位优秀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现在的孩子视野开阔,营养丰富,他的家庭有效地利用了假期和闲暇时间,从而缩短了五年的学制,其实,这类事例也多的,只是很多家长没这个胆量,有时我在想,现在的小学和初中,课程实在是太杂,特别是农村学校,很多“副科”教师也是不负责任的在上课,那么,只要家长有耐心,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去自主学习这些课程,应该不比教师教的差。其次是孙天瑞能在实验学校读书,说明他的受教育环境特好,孩子聪明,老师教学又好,他当然能取得好成绩的。而很多的农村学校,好的教师都千方百计的往城市跑,学校招收的学生相对来说素质不好,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又差,当然教学成绩搞不上去,分析一下安徽省有关学校今年的生源素质:六安一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要720多分,毛毯厂中学也要630分的才能入学,毛中的教室和女生宿舍都安装了空调,硬件不比一般大学差。而在我们的很多农村学校招收的学生中考成绩大都在三、四百分左右,学生的吃住条件很差,教育资源也存在很大差别,那么,高考的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再次就是学生们也存在个性差异,孙天瑞自然属于“神童”类型的孩子,其实农村考取名牌大学的也不少,我们这李的一个农村家庭,三孩子都考取了北大,他的爸爸也仅仅是高中文化程度,妈妈只有小学程度。我想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鄂尔多斯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在总结我市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课程改革推进和高中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坚持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强化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巩固,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依据各科课程标准命题,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基础性发展和学科性发展水平,同时为学生升学和高中招生提供可靠依据。中考改革全面体现课程改革理念,顺应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真实反映课程改革成果,有效引导课程改革实施,注重科学、系统的质量分析,积极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二、组织领导与分工
成立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具体协调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中的日常事务。有关分工如下: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学籍认定,网络录取和开发、维护网络报名、录取系统,考生填报志愿培训,招生信息等工作。
市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考生网络报名及报名培训、考务、收费和中专、高职的招生宣传、录取工作。
市教育局办公室负责联系各类新闻媒体和电信公司开展中考政策、措施宣传和中考期间的会务、后勤、联络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市教育局民族教育科负责制定蒙语授课普通高中录取工作方案。
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
市教育局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负责体育测试,音乐、美术考查和各地、各校的特长生专业测试监督检查工作。
市电化教育馆负责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信息技术考试;负责中考报名、录取期间的网络畅通、硬件设备正常运转、网络安全等工作。
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负责命题、网络评卷和试题质量评估工作。
市教育局监察审计室负责中考期间全程督查。
各旗区教育局要严格贯彻落实政策、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制定本地区综合素质评价操作办法,组织实施考试、考查工作,严格认定考生资格。
三、评价内容
中考实行评价内容“多元化”,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基础性、学科性发展目标为基本内容,从学业考试、结业考试、综合考查、综合素质评价四方面进行评价。
(一)学业考试和综合考查科目、时间、分值见附件2。
(二)生物、地理学科考试。
2012届中考考生生物、地理学科结业考试成绩以等级划分,等级划分以旗区为单位,优秀(A)占20%、良好(B)占30%、及格(C)占40%、不及格(D)占10%。
2012年初中二年级生物、地理学科学业考试成绩以分数制计入学生中考成绩中。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与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的具体办法、内容按照《鄂尔多斯市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方案》(鄂教发〔2010〕12号)中相关规定执行。
四、报名和普通高中录取
(一)报名。
1.报名方式:从2012年起,我市中考实行网络报名,报名办法另行发文。
2.报名时间:4月12日至4月25日。
3.报名资格:
(1)普通高中: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可报考。
①具有我市电子学籍的2012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该部分考生由其就读学校组织报名。
②具有我市户籍的市外应届初中毕业生。该部分考生到户籍所在旗区招生办(考试中心)报名。
(2)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我市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或具有我市户籍的同等学历适龄社会青年。
(3)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按照《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关于印发〈2012年五年制高职(3+2)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内蒙教招考中发〔2012〕1号)规定执行。
4.具有我市户籍的初中复读生和往届生可参加我市中考,但只可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不得报考普通高中,该部分考生到户籍所在旗区招生办(考试中心)报名。未毕业的初中生、高中阶段在校生和无我市户籍的社会考生均无中考报名资格。
(二)普通高中录取。
1. 为全面推进我市“阳光中考”,确保工作科学实施,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2012年我市普通高中录取实行成绩公布后网络填报志愿实时录取的方式,录取办法另行发文。
2. 2012年我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自治区优质普通高中继续实行将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所在地初中校的招生政策。为促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进一步规范初中校招生行为,2012年,凡“人籍分离”、学籍在毕业学校不足1年和中考报名结束前(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25日)户籍未迁入我市的考生,不享受我市分招政策。从2013年起学籍在毕业学校不足2年的考生不享受分招政策。
(三)特长生招生。
1.计划招收艺体类特长生的普通高中,需制定本校艺体类特长生招生简章及测试办法,并于4月1日前报送所属教育局,经所属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执行。
2.特长生的专业课测试由招生学校组织实施,所属教育局要选派专人进行巡视、监督。专业课测试须于4月底全部完成。各普通高中学校要于5月10日前将参加本校专业课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纸质稿和电子版各一份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纸质稿须加盖学校公章、所属教育局公章并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后送交,电子版发电子邮件至ordoslyh@sina.com,超过规定时间报送的不予受理。
—Isabella
首先现任CEO鲍尔默宣布一年内退休的消息后,微软董事会就声明内部已成立特别委员会,这个包含创始人比尔·盖茨、鲍尔默、约翰·汤普森等董事在内的临时委员会,将会在半年内敲定下一任CEO人选。
而CEO的人选包括微软内部和其他公司,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现在微软董事会已经至少接触了两名内部管理人员和8名外部人士—包括福特汽车CEO、甲骨文总裁和诺基亚CEO。
如果说内部管理人员董事会还算了解,那么董事会要怎么了解来自其他公司的CEO呢?职位跟别的招聘没有太多差别,还是要靠猎头公司。这次微软是和猎头公司海德思哲合作。
董事会在跟猎头公司接触前,会好好考虑到底什么样的CEO才更适合公司未来发展,并制定一些基本的标准,这些事情董事会跟第三方的猎头公司说清楚。然后猎头公司会从全球范围内的资料库中遴选人选,进行初次试探,并把名单及时反馈回董事会。
严谨的董事会会对这些名单上的人进行多轮面试,最终敲定结果。也有一些不严谨的公司,反而太过依赖猎头公司,面试环节卡得太松,从而招聘了根本不符合公司期望的CEO。这个过程与一般的管理人员招聘流程并无太大区别,只是更严谨慎重罢?了。
看起来内部管理人员更熟悉公司的发展、也更能顺利进行权力交接,不过一些欧美的大企业经常会选择外聘CEO,尽管有时这些CEO根本没有本行业的从业经验。比如通用曾聘用毫无汽车行业经验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CEO艾德·惠塔克担任CEO,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为公司带来新的知识和观点—在此之前通用为挽救业绩下滑曾提升两位内部人员做CEO,但结果都不如人意。通常来说,大公司在想实现变革、产业高速增长和挽救业绩下滑时,会更倾向于选择外聘CEO。
不过大公司的未来往往千头万绪,与此对应,董事会也很难制定一个精准的CEO遴选标准,他们只能尽量精准,并提出一些不容猎头公司妥协的条件。有些公司在敲定CEO后,还会指派一名资深董事充当教练,并帮助其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可能是一年计划,可能更长—将CEO在面试时的承诺和董事会的要求落到实处。选了一个表现不好的CEO,那多半是董事会的错。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陈思
微博互动专区
RebbecaWu:台风天里的书报亭竟然卖脱销。@第一财经周刊
RE:这个硬广好。
心战中的混乱:提个意见:杂志内的个人专栏越来越多,财经信息量越来越少。
RE:个人专栏多了两三页,并且还是商业,也不多啊。
斯基小兔噔噔:必须赞一下《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设计!有些结论不需论证,大量事实的堆积让你无法拒绝。
RE:这个硬广也不错。
林摆度:#这是一种态度# 请问360有一个叫周鸿的人吗?看了两期的《第一财经周刊》电子版都发现这种低级的错误,我不知道纸质版是不是也一样出错,一周出一期时间确实是很紧,但是审核绝不能够如此草率。
RE:纸质版没错。电子版给周鸿祎落字了。在此向各位表示歉意。
读者来信
苦恼的银行客服
一财君,你好:
我是四大行的一名客服人员,毕业到现在工作也有2年多了,但心里越来越烦这份工作,每天有接不完的电话,还会碰到很多极品的客户,自己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一点耐心都没有,而且回家后也不想和父母说话,经常对着电脑和手机打发时间。而且因为行业特殊,必须24小时工作,经常会轮到上中班通宵班,根本没什么节假日可言,出去旅游的机会也很少,请假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这份工作也是亲戚帮忙找的,原来大学是上海一个二本学校,德语系,但毕业时没怎么花心思找工作,而且一直觉得好的德企看不上我们这种三流学校的德语学生,当时亲戚说小姑娘进银行比较稳定,就顺利做上了客服这个行业。最近因为自己表现不佳,领导也找自己谈了话,话语当中透露出:进了银行不是一劳永逸了,做得不好还是会炒鱿鱼的,这之后我担心了好一阵子,怕被突然踢走,绩效有所回升,但是近期又犯老毛病了,成绩有下滑趋势,我很纠结,想明年就离开单位,但又舍不得银行的高薪福利,以后再找工作恐怕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我还是想从事文职类的工作,但好像现在没什么资本。(感觉连应届毕业生都不如)这事还没敢和家里说,估计届时一定是劈头盖脸一顿骂。我该怎么办?好苦恼。
—抹茶奶牛
RE:离职与否,都不要拖。语言,说出来即是证明。为毕业学校抱憾,多半说明学得还不精。所以加油捡起你的本专业吧,然后换到你想去的地方。
我有问题呢!
你好,我是个美院学生,近期课程主要在学信息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很少看第一财经这类的杂志,不过这两次看这本杂志我很容易就读进去了,而且信息传达得很准确,我想问一下你们杂志的文章的排版如何设计的?字距和行距之间有没有固定的要求呢?
—qwe17910
RE:字距和行距有固定而严格的要求,字距为视觉0的状态,行间距为14.18。
它为什么这么做呢?
一财君好!我留意到一个有趣的事情,贵刊广告多是针对消费市场的(尤其是中高端产品),因为一财读者以白领居多,但第35期我看到西门子投放了一个关于西门子地铁交通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为市民的上下班节约了时间,让上班族能多点时间陪孩子……之类的广告,按道理这套控制系统的目标客户是针对商业市场,读者充其量只是“知悉”有这么一个系统存在,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体验,而在贵刊刊登双页广告估计费用也不少,为什么西门子要这样做呢?不明求解~~感谢~
—
RE:它就是在求表扬。你想一想啊,既然我们读者白领居多,西门子说自己为上班族默默做了很多事,你对它印象也会好一点呀。是吧!这是公益感觉的硬广。
咨询一下你们
一财,你好!看到第37期(也就是红皮的你)时,被“本周我推荐”(浏览器战队)小小吸引了一下。同时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就像“本推”里吐槽的一样,IE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在使用IE?因为IE是系统自带的吗?另外有些只能使用IE才能查看的网站(比如12306)这些网站的开发者都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这样设计的?
—ViviAN
RE:个人觉得主因是懒。
向你们提问了!
我看《一财》已经一年多了,一直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直到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三联生活周刊》才知道,你们的内容多么适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的口味。所以我想知道,你们是有意去如此定位呢,还是在你们的编辑室中充满了各种酷的年轻人?
—刘陈浩然
RE:年轻人,友刊高级黑啊!我们定位确实偏年轻,不过编辑室里的人不算酷—都是些为遏止发福,需要办健身卡的平常人。
一些疑问
亲爱的一财兄:
看贵刊已经一年多,从别人那边借着看到后来与同事一起订阅,对纸质杂志还是情有独钟的。
贵刊中很多炫公司、快公司等文章开阔了我的视野,甚至产生一些好点子。同时,也很喜欢富大人偶尔吐糟的专栏,呵呵。
一直想与贵刊有一些交流,总是找不到最好的突破口,今天突然发现有一个与我上班的公司息息相关的文章,并且文章某个细节有点歧义,我于是心血来潮想给贵刊写一封邮件。
贵刊38期55页在“食用油:金龙鱼难撼动”中提到:欧丽薇兰和胡姬花依靠相对高的定价策略在高端市场寻找突破口,比直接与强势的金龙鱼对抗更容易见效。
我想说的是,我就职于金龙鱼公司,其实金龙鱼是一个品牌,她属于益海嘉里集团,母公司是新加坡上市的丰益国际。其中,欧丽薇兰和胡姬花都是益海嘉里荣誉出品的,这些都是我公司扩展的产品线,当然不能跟自己的品牌“金龙鱼”打架了,所以也不能说是“对抗”,呵呵。
呵呵,这只是我的一个理解。
以下还有一些疑问:
首先,我想问贵刊有一些报道公司研发新动向的文章,如杜邦公司的新材料、联合利华的新技术、卡夫食品的小包装变化等,那么贵刊是如何知道这些公司的动向的?
我作为食品公司的员工,很想知道贵公司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或许能产生更多的idea。
然后,我非常喜欢贵刊做数据图的风格,如贵刊38期72页的一些彩图,我想问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我感觉表达非常清晰非常棒,很有兴趣学习一下。
非常感谢一财给我带来的新鲜创意和广阔视野。
我会继续支持一财的!谢谢。祝好~~~
—金龙鱼公司小虾米一枚
RE:谢谢你的指出,原来那个说法的确不够准确。我们的记者关注着不同领域的公司变化,他们会保持一定的敏感,所以你会看到这些新动向。另外图表是用排版软件Indesign。
本周我推荐
复读状元
?
这几天一则学霸退学新闻被大家挞伐。大概事件是辽宁文科状元刘丁宁退学港大,放弃72万港币奖学金回高中复读,她声称北大更适合国学。事件引发网友集体围观“极品”,大多人表示不理?解。
为什么要对他人的选择吐口水呢,可能是这种事情显露出的“浪费感”。浪费一年的光阴倒算了,又要浪费一个录取名额。
再者北大国学听起来也不像是光明的结尾。读这玩意有啥意义啊?国学也就这几年死灰复燃,本质仍是死灰。
生命陷入绝境,
当年小男生悄悄走过来
1997年的金秋十月,位于河南南阳境内的伏牛山上,漫山遍野的野正在竞相开放。山脚下是唐河县城,这天,该县大河屯中学的女教师曹增敏正弓着身子在家中洗衣服,一个身材高大、似曾相识的小伙子闯了进来。
“曹老师,我是焦冉忠!我来看你了……”小伙子手捧一束金灿灿的野。
曹增敏挣扎着想站起来,双腿却不听使唤,一着急整个人就往地上栽去。焦冉忠快步上前扶她坐好,自己则一把抢过曹增敏正在洗的衣服洗起来……
时年29岁的焦冉忠和36岁的曹增敏既是同乡,也是师生。1981年焦冉忠在曹岗中学念书时,曹增敏是他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那时的曹增敏不仅漂亮,还多才多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年轻女教师。焦冉忠家庭贫困,却成绩优异,曹增敏对他十分器重,不止一次掏钱给他买教材。
站在曹岗中学的大门口,就能望见高耸的伏牛山顶。曹增敏喜欢在不同的季节带学生们到山上去进行课外活动。秋天到了,当漫山遍野开满了野,曹增敏又带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了。当他们在丛中追逐时,焦冉忠却在一边闷闷不乐。细心的曹增敏一再追问,这才知道焦冉忠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时突发脑血栓,丧失了劳动力,他想放弃学业,今生只怕再无出路了……
曹增敏看着一脸沮丧的学生,随手从身边摘了一株野,意味深长地问:“你看这小小的漂亮吗?”焦冉忠接过来仔细一看,只见两片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一朵黄色的小花,虽然花瓣不大,但片片紧簇,黄得耀眼,美得自然。曹增敏又接着说:“不到秋天的时候,别人以为它只是一棵小小草,可一到秋天,百花凋零,野仿佛一夜之间被唤醒,一朵一朵都开了,顷刻之间就占满了山坡,变成了这成片金黄。它们不畏秋寒,不需施肥,迎风而开,这是富贵的牡丹做不到的。如果你能像这小小的野一样顽强,总有一天,你也能尽情绽放,实现自己的理想。”
焦冉忠边听边点头,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学业。这之后,焦冉忠不再闷闷不乐,他放下包袱,一边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帮人做工,一边勤奋学习。特别是对曹老师,在他年少的心里也多了一份说不清的美好情愫……
功夫不负有心人。焦冉忠有了曹增敏的鼓励、资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初三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唐河二高。高中毕业后,焦冉忠如愿考上了南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驻马店市泌阳二中任教。1991年他与在县冷库工作的赵霞喜结连理,次年生下儿子焦旭。可在儿子四岁时,妻子赵霞突患癌症,四处求医无果。1996年7月,病情突然恶化的妻子赵霞还是撒手离他而去。悲痛中,他把儿子送回了老家父母身边抚养,一心扑在了教学上。
1997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焦冉忠得到了曹增敏的近况――1985年底,她与相恋三年的同班同学王树贵携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不久,曹增敏的大拇指开始疼痛难忍,到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关节炎”;到1986年5月,她的右手腕也开始疼了,甚至无法写字……1991年春天,曹增敏生下了健康可爱的女儿王梓凝。然而,因为停药怀孕,她旧病复发,且急剧恶化,到了1996年,她已无法站立,必须靠拄着拐杖才能行动。
就在她承受着身体的病痛时,她又迎来了更致命的打击:已调往驻马店市一所学校任教的王树贵,向她提出了离婚。
也曾山盟海誓,也曾花前月下,而今一“落难”,就被抛弃了!曹增敏心灰意冷,答应了丈夫的离婚要求,独自带着女儿离开那个家,住到了学校。学校很同情曹增敏,帮她办了病养手续,给她保留了一分微薄的工资。从此,她关闭了心门,只希望在有生之年看着女儿长大……
听完曹增敏的故事,焦冉忠心潮澎湃,心痛不已。他当即问到了曹增敏的地址,第二天就去了曹增敏家。
久别重逢,师生谈及各自的坎坷经历,双方都不禁泪如雨下。焦冉忠怎么也没想到,当年亭亭玉立的老师,此刻已是满面沧桑,他心底涌起一阵酸楚……
绝症老师变妻子:
你是记忆里那片香
两个星期过后,焦冉忠再次来到了曹增敏家里。这一次,他一进屋就让曹增敏坐好,他要给她试试气功按摩。焦冉忠在这两周里翻阅了大量关于风湿病的按摩治疗的书籍,又凭借他多年的按摩经验,他希望能够以此来缓解曹增敏的疼痛。一个小时按摩下来,曹增敏居然感觉轻松了不少。焦冉忠很兴奋,决定以后每周按时来帮她按摩,他相信,来年秋天他一定可以带老师再去伏牛山。
焦冉忠工作所在的泌阳县城与老家唐河县潭源镇相隔60公里,而曹增敏所在的大河屯镇中学恰好在半途。每到周五晚上他全部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周六凌晨五点骑车出发,清晨七点到曹增敏家,给她带去生活必需品,帮她扫地、洗衣、做饭、检查她女儿的作业,然后进行一小时的气功按摩,直到傍晚才骑车回家看儿子……
曹增敏劝他不要来了,焦冉忠憨厚地笑笑,说:“你当初怎么对我的,我也要怎么对你。只要我们齐努力,我就一定能带你再去伏牛山看漫山的野……”当年的那个小男生,已经长大了,他悄悄出现,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曹增敏的生活……
1998年底的一天,焦冉忠一边给曹增敏按摩,一边聊起了孩子们,他无意中提到儿子焦旭见同学们都穿妈妈织的毛衣,羡慕不已。曹增敏听后,心头一动,第二天,她托一位同事到镇上买来了毛线,不顾手腕关节剧痛,日夜赶织了一套毛衣毛裤。焦冉忠再来时,拿到这套毛衣毛裤,心底蓦然滋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多年前的那片香从久远的记忆里飘来,这个晚上,他睡得很踏实,他梦见自己和曹增敏一起,奔跑在伏牛山的花海里……
1999年春暖花开时,焦冉忠不再犹豫,他在离开曹增敏家时,特意留下了一封信:“以前,你是天使,为我们年幼的心灵播撒希望的种子。现在,你虽然病了,但在我心里,你依然是天使,你的美永远都是我记忆中那片香。我要照顾你的一生一世,想方设法治好你的病,带你重新爬上伏牛山,行吗?”
这是一封让曹增敏久久难以平静的信。当年的那个小男生不再是那个需要别人开导的小男孩了,他的出现,令濒临枯萎的自己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可自己早已被病痛夺去了当年的美貌,而且年长他近十岁,如何能接受这份爱?她克制自己的情绪,答复焦冉忠:“我是一个病人,又比你大,你应该找个更好的。”焦冉忠摇摇头,说:“只有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才是活着的。”
这年3月,学校把曹增敏调到图书室,担任管理员。进入暑假,焦冉忠天天陪她呆在图书馆,整理书籍,打扫卫生,或捧一本书陪她静静阅读,他用这种方式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曹增敏……
到了开学的时候,焦冉忠又开始两头跑,来回六七里往返于唐河和泌阳之间。因为对曹增敏不放心,他从原来的一个星期到两三天就跑一趟,有时她的病情加重,他一连几个晚上都在路上。曹增敏看着他辛苦的样子,疼在心里。
2000年5月,又是梅雨季节,曹增敏的右腿突然无法弯曲了,还不时抽搐,被学校送进了唐河县医院,诊断为关节炎引发的偏瘫!焦冉忠听说,急忙赶到曹增敏的学校。一见他,曹增敏的眼泪簌簌而下:“以后,我必须在轮椅上度过,我更不能嫁给你了!”焦冉忠一把握住她的手,说:“你错了,正因为这样,你才更应该嫁给我,方便我随时随地来照顾你。从今天起,我每天都要帮你按摩,每天做你的拐杖,你的病一定会好的!我之所以这么匆忙地表白我的心,是因为我相信自己可以帮助你,哪怕只是一点点。”
听着这话,曹增敏好像触了电一样发起抖来,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她再也不能否认,再也不能欺骗自己了。经历了无数次犹豫和颤抖,她终于决定跟他在一起。偎在焦冉忠怀里,她感觉他那宽厚的胸膛,像是一堵温暖而可靠的墙……
当焦冉忠的家人得知他要娶已偏瘫的曹增敏时,不仅极力反对,而且物色了几个条件不错的女孩介绍给他,可他都坚决拒绝了。焦冉忠每次都态度坚决地对家人说:“我必须娶她,我要照顾她,我也爱她!”
2000年10月30日,焦冉忠推着轮椅上的曹增敏,来到唐河县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没有宴请亲友,他们请了一个星期假,“旅游”结婚。“旅游”第一站是伏牛山。焦冉忠推着曹增敏,这个曾经在他心中最美丽的女老师,而今,成了他的妻子。望着开满野的山头,他们仿佛一下子都回到了过去……
焦冉忠娶绝症女老师回家,虽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但他们还是打动了很多人。泌阳二中的领导还特地分给他两间房子,以方便他照顾妻子。而大河屯镇中学也批准曹增敏请了长期病假。(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她把读初中的梓凝交给了姐姐照顾。)
焦冉忠不用再来回几十公里而照顾曹增敏了。曹增敏偏瘫在床,极易生褥疮、极易肌肉萎缩,焦冉忠隔一两节课就趁课间休息跑回家给她翻身、按摩、抱她大小便,晚上再推她出去散步……
2001年8月底,有一次焦冉忠不在家,曹增敏见下水道堵塞,不想打电话叫他回来,就决定自己清理。由于用力过猛,轮椅突然侧翻,她重重摔在地上,右腿骨折了!住院三个多月后,虽然骨折基本痊愈,然而双腿开始剧痛不止!焦冉忠觉得事态严重,一放寒假,就带妻子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不是绝症,但难以治愈,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
主治医生王教授在详细检查之后,说:“要摆脱‘股骨头坏死’的折磨,必须手术,但是你目前的身体状况不宜手术。不过,你多年偏瘫,腿部肌肉居然没有萎缩,还真是个奇迹!”曹增敏流着泪望着焦冉忠说:“多亏我老公多年来天天给我按摩啊。”王教授点点头,嘱咐焦冉忠今后继续给曹增敏按摩,以防肌肉萎缩。
在北京住了半个多月院以后,焦冉忠带曹增敏回到家。焦冉忠无论多忙,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总要把妻子抱下楼,到外面晒太阳、“散步”、按摩。周末,他就推妻子去城郊的伏牛山,让她陶醉在别致的四季风光里……这样精心的照料下,曹增敏的病情逐渐稳定了。而曹增敏无数次看着丈夫辛苦忙碌的身影,潸然泪下!
爱让她重新站起:
这是悲怆凛然的奇迹
2002年秋天,焦旭到了泌阳二中读初中。焦冉忠一边照顾儿子学习和生活,一边一如既往地照顾曹增敏。焦旭看着爸爸对继母的关照,时常也在一边搭把手。曹增敏很是感激,只要焦旭回到家,她必亲自辅导他的作业。到2005年秋,梓凝也初中毕业,考上了唐河一中。两个孩子成绩都很优秀,这让焦冉忠心中宽慰不少。
2007年9月,学校领导十分同情焦冉忠的处境,再次将他从一线教学岗位调到文印室负责,以便他有更充裕的时间照看瘫痪在床的妻子。原本很多并不十分接受和看好他们这段师生恋的人,也被他们感动着,常常会在生活中主动关照他们。这让焦冉忠更加相信,只要他继续努力,曹增敏一定会好起来的。
丈夫的铿锵大爱,以及持续多年的精心按摩、护理,使曹增敏心情舒畅,病情慢慢好转。2008年春节,大年初五,儿女去外面玩了,她与焦冉忠在家聊起了女儿梓凝考大学的事,聊着聊着,她稍许用力,居然轻松翻了一个身!
一刹那,两人怔住了!多年来,她翻身都依靠丈夫或儿女帮忙,才能完成呀。可是现在,她自己居然能翻身了!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泪流满面。焦冉忠兴冲冲打电话叫回儿子和女儿,一家人激动得为此庆祝!
第二天,焦冉忠听一个朋友说,牛伏山上有种神仙草,叫金钗石斛,生于人迹罕至而又背阳的悬崖绝壁上的潮湿处,由于其生长缓慢,久经雨露之滋润,广采山水之灵气,遍纳日月之精华,所以药用价值极高,因而被中医界称为“神仙草”,民间广泛流传有起死回生之功能,还有美容的功效。焦冉忠于是每个周末就带着小背篓去伏牛山上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金钗石斛,采回家让曹增敏煎服。长期服用下来,曹增敏的脸色红润了,肌肉也变得有力量了。
此后,曹增敏在丈夫的帮助下,慢慢练习走路。2008年5月左右,她可以自己起床、端水端饭了……
2009年8月,王梓凝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培华翻译学院录取。当晚,焦冉忠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席间,曹增敏泪流满面地说:“冉忠,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梓凝满满斟了一杯白酒,扑通跪在了焦冉忠面前,眼噙热泪说:“爸爸,谢谢您为家奉献的一切,没有您,就没有妈妈和我的今天!女儿敬您一杯。”这是她第一次喊焦冉忠“爸爸”。这一声呼唤里,包含了太多太多。
焦冉忠眼眶湿了,扶起女儿,哽咽着说:“今天,我特别高兴!一是你考上大学,二是你妈妈的病越来越好。我们一家人就要苦尽甘来,享受生死与共的幸福了!”说罢,他用颤抖的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一对儿女也哽咽着,使劲点头。
2009年10月5日,王梓凝揣着焦冉忠借来的8000元学费,怀着感恩的心,承载着满腔父爱去大学报到,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2010年8月,焦旭因高考时发挥不好,也没能如愿考上大学。焦旭和焦冉忠商量放弃复读,去广东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让焦冉忠全心全意去为曹增敏治病。而曹增敏坚决不同意,如今女儿在焦冉忠的培养下已读大二了,她无论如何不能让照顾自己十几年的焦冉忠的儿子失去读大学的机会,她甚至以停掉正在吃的药相要挟,让焦旭去泌阳一中复读高三。
9月1日,焦旭背起背包去了泌阳一中,临走前,他对曹增敏说:“我曾经并不看好您和爸爸的婚姻,甚至不理解爸爸所做的一切,但是,十多年来,你们让我相信,这世上有圣洁的爱!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像我爸爸一样的人,照顾你们,让你们安享晚年!”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