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正文

英国人移民海外人数【史海回眸】爱尔兰裔美国人在投票箱里“找到位置”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美国现任总统乔·拜登是爱尔兰裔,在今天的美国,爱尔兰裔约有3600万人,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2%,是仅次于德裔的第二大外来族群。相对于德裔在经济、科技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爱尔兰裔在政治上获得了很大成功。美国迄今46任总统中,20多位有爱尔兰血统,其中名气较大的是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 马铃薯瘟疫让大批爱尔兰人来到美国 爱尔兰与英国隔海相望,是欧洲通向北美的通道。17世纪,爱尔兰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刚萌芽的工业基础被摧毁,成为英国的农耕附庸。 因为营养丰富,又易于种植,马铃薯成为爱尔兰土地上不可多得的实用作物。美国“历史频道”网站报道称,马铃薯是当时爱尔兰人的主要食物来源,爱尔兰人平均每年消耗约700万吨土豆,他们早餐吃土豆,午餐吃土豆,晚餐还吃土豆,根据书籍《爱尔兰饥荒事实》记载,一个爱尔兰男性平均每天能吃掉14磅土豆。 过于依赖单一作物会削弱当地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暴发“马铃薯瘟疫”,给当地带来巨大打击。 当时,人们从仓库里取出马铃薯准备蒸煮,在清洗的时候发现上面有黑色斑块,这是之前没有发生过的情况。刚开始,这种斑块没有引起人们特别注意,但情况很快变差,病斑迅速变多,存储的马铃薯成堆腐烂,完全无法食用。地里生长的马铃薯也出现了黑斑,收成锐减。 就这样,爱尔兰陷入了多年饥荒,绝望的农民开始在地里洒所谓的“圣水”,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在地里反复搜寻,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吃的土豆。饥饿的父母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以草为食,疫病四起。 爱尔兰人在这波饥荒中并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援助,短短几年,上百万爱尔兰人死亡。为了活命,当地人纷纷离开家乡,逃往海外谋生。美国“历史频道”网站报道称,饥荒结束时,爱尔兰的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半,约200万人离开家乡另谋生路。其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美国,他们当时对美国并不了解,只是认为,去美国一定比留在爱尔兰强。 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曾祖父帕特里克·肯尼迪就是这波移民中的一员。帕特里克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家里人口多,他分不到什么家族财产,又赶上饥荒,只得选择冒险移民美国。像多数爱尔兰人一样,帕特里克挤上曾用来贩卖非洲黑奴的船只,待在狭窄阴暗的房间,忍受着充满船舱的恶臭与污秽物,被疾病与死亡追逐一路。人们给这种运载爱尔兰移民逃离饥荒的船起了个绰号,叫“棺材船”,1847年,“棺材船”载着8.5万名乘客前往北美,近1/4的人没能撑到目的地,永远沉睡在海底。

英国人移民海外人数【史海回眸】爱尔兰裔美国人在投票箱里“找到位置”

因为经济拮据,成功来到美国的爱尔兰人集中生活在东海岸附近的城市,如波士顿、纽约等。他们挤在狭小的房屋中,地下室、阁楼等地就是他们的家。 刚到新大陆的爱尔兰人文化水平和技能都不占优势,加上“逃荒者”的身份,美国底层的脏活累活都给了他们。爱尔兰裔从事着没人干的低薪、危险的职业,比如码头扛活、工地搬砖,或深入荒野修铁路、挖矿。修铁路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工作,有人说,美国“每条枕木下都埋着一个爱尔兰人”。 提升地位的过程十分艰辛,爱尔兰移民经过两三代的打拼,才逐渐在美国社会站稳脚跟。帕特里克比多数爱尔兰移民幸运,在波士顿的一家制桶厂找到了工作。1849年,他与移民女性布里奇特·墨菲结婚,育有5个子女,二儿子帕特里克·约瑟夫·肯尼迪就是约翰·肯尼迪的祖父。墨菲经营的杂货店为家里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年轻的帕特里克·约瑟夫·肯尼迪得以就读波士顿的私立学校。长大后,他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酒馆,涉足酒类分销,肯尼迪家族的财富就此开始积累。 曾被“一无所知党”歧视针对 爱尔兰人多为天主教徒,19世纪中期,大量爱尔兰移民涌入美国,引起美国新教徒的恐慌。当时有“阴谋论”流传——罗马教皇指使爱尔兰教会策划对美移民活动,通过对移民控制征服美国。 1844年,费城反天主教、反爱尔兰暴徒摧毁房屋、焚烧教堂;1854年,缅因州反天主教暴徒将耶稣会牧师拖到街上虐待……在抵制爱尔兰裔的情绪中,维护美国本土文化的“美国星条旗骑士团”成立了。该组织由一群信仰新教的美国本土主义者组成,以“维护美国不受外来移民破坏”为己任。在成立初期,该组织成员为保守秘密,面对任何提问都回答:“我什么也不知道。”因此,该组织后来也被称为“一无所知党”。 “一无所知党”迅速崛起壮大,几年内就发展成美国的全国性政党,成员人数激增,参选势头强劲。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选举中,“一无所知党”在马萨诸塞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得票率很高,8人当选为州长,在8个州议会取得控制权,在国会赢得100多个席位,还在一些州议会成为实力强大的少数派。 “一无所知党”支持严格管控移民入境,驱逐外国乞丐和罪犯。在马萨诸塞州掌权后,该党强制在公立学校推广指定版本的《圣经》,解散爱尔兰裔民兵组织并没收其武器,将近300名贫穷的爱尔兰人遣返。该党还禁止在美国居住时间短于21年的入籍公民投票。 “一无所知党”只选本土公民。曾经的田纳西州州长威廉·B·坎贝尔表示:“我对人们普遍支持他们那种观念的态度感到震惊,也就是说美国本土主义和反天主教主义无所不在。” 后来,“一无所知党”内部因奴隶制问题产生分歧,分裂瓦解,他们中的部分人加入了共和党,成为共和党的一部分。 集中在大城市,更好获得政治力量 备受压迫、流离失所让爱尔兰人重视起政治——政治代表着权力。因为一些爱尔兰人酗酒、爱打架、搞犯罪活动,少有私人企业愿意雇他们。但农业文化出身的爱尔兰裔生产能力强,他们人口数量庞大,喜欢抱团,政党和政客们为了爱尔兰裔的选票,往往会给一些符合要求的爱尔兰裔安排“体制内”的工作,比如警察、消防员、政府机构司机等公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美大城市的警察队伍和消防部门,多数被控制在爱尔兰裔之手。 有人说,在美国,“所有的政治都根植于地方”。爱尔兰裔能说会道,富有个人魅力,这样的民族特点让他们在夯实群众基础、发展政党党员方面游刃有余。加上爱尔兰裔爱聚集在城市发展,19世纪末开始,爱尔兰人逐步掌握纽约、波士顿等地区的政党机器。1880年,威廉·格雷斯当选为纽约市第一任爱尔兰裔天主教徒市长。1884年,休·奥布莱恩当选为波士顿第一位爱尔兰裔天主教徒市长。 美国首位爱尔兰裔总统是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1767年,杰克逊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交界处的一户爱尔兰移民家庭。他青年时学习法律,到田纳西州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当地军官女儿结婚让他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政治助力。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杰克逊担任军官指挥战役。他治军严格、骁勇善战,积累了大量军功,尤其是新奥尔良战役的胜利,让他成为美国人民心中的战争英雄,为其以后入主白宫铺平道路。1828年大选中,杰克逊作为民主党候选人获得胜利,当选总统,开启了美国历史上的“杰克逊时代”。杰克逊大大提高了总统的权力和威望,被称为“美国总统制之父”。 波士顿是当年爱尔兰裔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肯尼迪家族就在此兴起。因为约翰·肯尼迪祖父打下的经济基础,约翰·肯尼迪的父亲老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1888年出生在波士顿,享受到了更舒适的成长环境,获得了当地顶尖的教育资源。取得哈佛大学的学位后,老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进入金融业,并在造船业、电影业、酒业等领域全面开花。财富的积累让他跻身富裕阶层,并开始涉足政治。他在1932年大选中积极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参加总统竞选,罗斯福当选后,老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被委以重任,成了当年颇有名气的民主党“大佬”。他暗下决心——自己已经到达了财富的巅峰,要把儿子送上权力的巅峰。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与支持下,约翰·肯尼迪1960年竞选总统成功,成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之一。 乔·拜登也是爱尔兰裔,他1942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中产家庭。10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特拉华州,父亲在那里干起了二手车销售的营生,维系一家人的生计。1972年拜登被选举为联邦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之一,后在2020年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 美国爱尔兰裔和民主党之间颇有渊源。早期的爱尔兰移民主要聚居在纽约、波士顿等东西部大中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变成了产业工人和城市上班族。很多家庭抓住二战后的高科技革命,变成美国的新兴中产阶级,进而被列为民主党的主要发展对象。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爱尔兰裔在美国逐渐摆脱“没文化”“犯罪分子”的负面人设,各种针对该族群的排挤和歧视随之湮没于时代进程。(张红菊 李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