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谈谈所谓的流浪地球粉和大量Pinky踩星际穿越刷一星事件。
第二部分:关于网络上经典的几个批判星际穿越剧情bug的观点,在此作出解释和澄清
第三部分,为什么我认为星际穿越Interstellar,是人类影史的奇迹和标杆?
本文很长,也会不定期更新自己所思所感,所以希望阅读者静下心认真阅读,感谢各位探讨留言,本文某些观点含有大量论证过程,看不懂的可以跳过看下一个观点,部分论证过程来源于维基
—————————————————————
第一部分:
谈谈所谓的流浪地球粉和大量Pinky踩星际穿越刷一星事件:
—————————————————————
评价一下某粉丝:
崩溃的一塌糊涂还不至于,豆瓣从来都没有标榜过自己的号召力,豆瓣文艺青年也从来没说过自己的价值就是精英大旗,可大是大非面前不能马虎,给豆瓣和欧美电影狂打一星的运动算得上民智的觉醒吗?到底是谁在混淆视听,我给你谈电影,你给我谈阴谋论?谈意识形态?
当今豆瓣有两大矛盾,第一,吴京的电影票房口碑本身并没有和郭嘉利益有直接关联,却被粉红臆想为夸吴京等于爱锅的矛盾。第二,粉红想象中的吴京电影宇宙第一强与豆瓣评分格格不入,现实无法满足他们想象的矛盾。前者矛盾属于智商逻辑问题,后者矛盾属于上半身和下半身高度精分状态。
—————————————————————
第二部分:关于网络上经典的几个批判星际穿越的观点,在此作出解释和澄清
—————————————————————
观点一:史上最强男主光环,掉入黑洞不死
解释:(先上结论后面放论证过程)
因为黑洞分为四种类型,大多数人只知道第一种黑洞。
第一,当黑洞的质量足够大的时候,黑洞的潮汐力会变得非常小,不会在你进入黑洞之前把你撕碎。第二,黑洞根据它是否带电,是否旋转来划分,可以有四种不同类型的黑洞。我们平常说得最多最简单的黑洞就是不带电不旋转的史瓦西黑洞,这种黑洞进去之后会直奔奇点,后果比较惨。但是,如果把旋转和电荷考虑进去,可能性就比较多了。比如,典型的旋转黑洞,也就是克尔黑洞,它具有里视界和外视界两个视界,在外视界内部居然还有一片正常的空间。你要是有幸掉落到这片正常的区域里,暂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然,如果你运气不好撞到奇点去了就算你倒霉。[Interstellar]里的主人公落入黑洞之后没有直接挂掉就是这样。再顺便提一句,[Interstellar]的科学指导基普·索恩正是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引力波的发现者之一,是相对论和黑洞领域权威中的权威。他让主人公进入黑洞并且成功生还,这里面固然有对未知领域的猜测,但是并不会违反现有已知的科学理论(索恩自己说的)。显然,索恩也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
以下属于论证过程:(此论证看不懂的可以跳过不看)
相对论的视觉效应是一项非常有趣、却在科研中常常被忽略的内容。 科研中出现的图画大都是效果图,正式叫法是“艺术家眼中的印象图”,是为了表现体系的某个或某些特色而作。除非另有声明,所引的图都是效果图。 很多时候, 尤其在广义相对论中, 印象图甚至可能是所谓“上帝视角”,即从高维空间(通常是三维)观察嵌入低维空间(通常是两维)的时空弯曲。
(1)先说狭义相对论,即高速运动物体的视觉效应
狭义相对论认为高速(v ~ c)运动的物体其尺度会沿运动方向收缩(尺缩效应),所以在伽莫夫著名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里面,高速动体的视觉效应被描述成扁扁的 (图一)。
图一:《物理世界奇遇记》中的动体的尺缩效应效果图
直到1924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兰帕才意识到这不是动体的视觉效应,因为眼睛(和照相机)看到的像是由同时到达眼睛(和相机)的光形成的。直到1959年,这个现象被泰瑞和彭罗斯再次发现以后才引起人们关注。一般来说,由于相对论效应,高速运动的物体的像会产生畸变和转动(图二)。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球形物体仅有转动,这种效应称为彭罗斯-泰瑞转动。
图二:低速(下)运动与高速运动(上)的骰子的畸变效应效果图。
另外一种效应是多普勒频移。也就是说,物体的颜色会产生变化(图三)。
图三:多普勒效应示意图
现在,这些狭义相对论的视觉效应已经很常见,譬如下面这个相对论视觉引擎截图:
图三又二分之一:游戏 Slower Speed of Light 的截图(MIT GameLab)
你可能会觉得,人们既然几十年前终于弄懂了动体的视觉效应,在画图时应该会考虑到吧。完全不是。几乎所有涉及到高速运动的图中,人们都忽视了这些效应 —— 这不仅包括闪电侠、超人等漫画和科研电影还包括了严肃的科研报告。比如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的讲座中,大家还是画两个“盘子”代表洛伦兹收缩以后的相对论性重离子 —— 即高速运动的原子核(图四)。 在重离子领域,几乎所有的示意图都画成图四这样 —— 气人的是,你说他们不精细吧,重离子里面的核子他们还给你画成3D的,还上了色(显然这个颜色不是为了展示多普勒效应)。
图四: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过程的效果图
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场中动体的视觉效应
引力场中动体的视觉效应其实比较复杂。首先,光在引力场中会产生偏折,这会带来物体图像的畸变、放大或缩小,该现象叫做引力透镜效应(回忆透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偏折光线)。引力透镜效应一般是很复杂的,但可以通过光线追踪法来加以计算。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尤其强。如果仅考虑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且假设观察者和成像的天体都在远处(即黑洞附近没有特别明亮的光源),效果大致如图五所示,这也是常见的(史瓦兹谢尔德)黑洞的形象。
图五(甲):远处观察者眼中黑洞对远处星系的引力透镜效应效果图甲。
图五(乙):黑洞引力透镜效应效果图乙。
这当然不是全部。另外,引力,尤其是强引力会对附近射入光产生蓝移、射出的光产生红移。因此周围物体的颜色也会相应改变。这些还都不是困难的地方。麻烦的是黑洞附近有什么。首先黑洞会有霍金辐射,而且会有落入黑洞的天体因释放引力势能被加热到甚高温,在天文观测上表现为,黑洞是很好的X光射线源,这表明黑洞四周是非常明亮的,这引发了类似图六的示意图。
图六:黑洞霍金辐射效果图,未考虑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
并且像大多数大质量天体一样,黑洞会大量捕获附近的物质在它周围产生较大的吸积盘和相对论性喷流,因而会引发了类似图七的示意图,而由于这些物质和霍金辐射的存在,黑洞附近必定进行着非常复杂、非常强大的电磁学过程,而弯曲时空的电动力学是很复杂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加以考虑。注意,图六、图七都没有考虑前面所说的引力透镜效应和引力频移。
图七:黑洞四周的吸积盘和喷流效果图,未考虑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
Interstellar的一大贡献是它们考虑到了引力透镜效应和引力频移对吸积盘的成像的影响(图八)。他们的说法是,引力透镜效应使得背后的盘能够被看到,而高能量的X射线使得所有频率的光的亮度都很高,因此吸积盘显得非常明亮 —— 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假设。 当然宇宙飞船必须能防护这些高能射线。另外,在遥远的地方看,吸积盘的颜色可能有些颜色,而不一定非要是白色。
图八:星际中的黑洞效果图 (该值越大表示黑洞自旋越快,其值应当小于1)。这是真正的艺术家们的印象图。
不过,根据James等人的说法,这张图片也不是真正的黑洞视觉效应图。为了满足电影效果,他们根据导演的要求,去掉了多普勒频移、引力频移等效应,并添加了光晕效果。更加真实的黑洞效果图,可以参看James-Tunzelmann-Franklin-Thorne 文章的图15c.
有吸积盘的黑洞很可能自己带有较大的角动量,这种黑洞叫做克尔黑洞。原本在若黑洞附近物体轨道半径大于黑洞视界时,可以绕黑洞打转,但是在史瓦兹歇尔德黑洞附近半径小于两倍视界的轨道是不稳定的,转圈的物体很快就会落入黑洞之中。 而克尔黑洞附近小于两倍视界时则存在稳定轨道,因此图九中吸积盘延伸到接近克尔黑洞视界的地方。 如果黑洞带电荷,那就更复杂些,其电磁现象也会更重要些。黑洞还可能会产生引力波,这个会不会产生视觉效应,我就更不知道了。
图九:没自旋的黑洞与有自旋的黑洞的效果图
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涉及到黑洞的基本性质。这里仅仅举一个例子,就是黑洞信息佯谬。人们认为信息是守恒的,但黑洞视界以内既然无法探知,落入黑洞的物质携带的信息也就永远失去了,更要命的是,加入两个粒子处于纠缠态,一个粒子落入黑洞,纠缠态必然会消失否则我们可以以此来探测黑洞内部信息,但纠缠态凭空消失又是量子力学所无法理解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人认为纠缠态会被破坏,但是代价是放出巨大的能量——大到可以打破广义相对论或量子力学,因此结论是,黑洞视界周围是一圈“火墙”(图十),代表巨大的能量释放过程。
图十:黑洞信息悖论与火墙模型示意图
上面所引用的图大多数没有完全考虑所有的引力效应,特别是引力透镜和引力红移。 而且这些图都是远处观察者所看到的。 至于进入黑洞能看到什么,所需要考虑的物理是相同的,只不过所选用的参考系不太一样罢了。网上有一些视频介绍这些,注意这些视频也并非将这里提到的所有效应都考虑全了。第一个和第三、四个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安德哈密顿(显然这个家伙开发了一个黑洞飞行模拟器,但目前是闭源的,URL:Inside Black Holes),大致认为落入黑洞的人仍然一直能看到黑洞外的世界,只不过黑洞黑外被一个伪视界分开。第二个视频来自VSause的分钟物理,大致认为,落入黑洞的人看到的外面的视界会越来越小直到消失,眼前的黑洞洞越来越大直到什么都看不见。 其中第四个视频号称是真实场景的模拟,不仅仅是艺术家眼中的印象。
—————————————————————
观点二:为什么五维生物不直接把数据传给人类
这两个观点一起解释:
能说出这句话,显然这类人没有理解电影中的they值得是谁。
先说个人理解影片口中的they:
《Interstellar》的世界观,“他们”的文明程度比人类要高得多。无论“他们”究竟是谁,按照片中“他们”和人类科技水平的差异可以得知:《Interstellar》的“他们”眼中当时人类的文明水平是非常低的,在“他们”的眼中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可能跟一群猩猩差不多。当看《Interstellar》的时候,就不禁思考如果片中拯救人类的“他们”如果看见此电影会怎么想。跟人类相比,“他们”的智慧是如此之高。高到现阶段的人类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为什么“他们”要拯救人类?是出于时空、因果之类的因素吗?这一点站在人类的角度是无从得知的。换一个角度想,人类不也经常拯救濒危灭绝的野生动物吗?人类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所以花了很大的代价拯救某一个物种。也许《Interstellar》中的“他们”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拯救人类呢?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说,既然they这么牛逼,为什么不直接拯救人类,大费周折搞这么多虫洞干什么?
这个诺兰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以下还是属于个人脑洞:(两种猜测)
(1).they属于五维生物,五维生物不方便干涉三维空间的生物,只能像实验室做培养皿一样,诱导老鼠等试验品做出选择,就好比你去实验室试验小白鼠,永远无法命令小白鼠,只能通过老鼠夹或者糖果诱导他们。这个比喻可能还是不太确切,我打个比方,三维生物如何看待二维图像,和五维生物如何看待三维生物差不多,五维生物看我们其实和我们欣赏一部电影,一部静止的图片是一样的,维度不同,无法交流,但是我们可以拖一部电影的进度条,可以给一部电影修改一部好的电影结局,同理五维空间也可以这么对三维生物。
(2).they指的是女主那一波在外太星球殖民地的人类,地球与新文明星球的时间速度基本一样,在新文明发展几千年后,他们根据祖先飞船上的信息,想去地球那边看看他们怎么样了。他们在土星附近搭建了虫洞,飞到地球,看到的是地球跟火星一样荒芜,没有人类了,甚至可能没有生物。于是他们下定论老一辈的人数没能逃离地球,死光光了。也许虫洞的创建比较特殊,现在的创建,能会导致过去某一刻的创建。然后他们有技术能进入五维空间,但只能在黑洞附近这种时间无穷慢的环境下才能做到。于是发送五维空间进入器到男主角那。
—————————————————————
观点三:中二,用爱战胜一切
女主布兰德这句话绝对是很多人拿来批判星际穿越最多的话,他们批评的理由和男主Cooper一开始如出一辙,一个科学家怎么这么中二?这句话也常常被各大自媒体选载乐此不疲地黑,很多路人可能因为这句话哈哈一笑然后不假思索地加入批判。男主Cooper一开始批评女主过于感性,到后面Cooper认同女主的巨大转变,认为人类的感性,爱是可以量化的。
男主Cooper一开始并不相信女主的中二言论,果断选择去曼恩星球,结果曼恩博士为了活命选择数据作假,导致整个团队面临灭顶之灾,而讽刺的是,女主布兰德的男朋友发送的星球数据才是符合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曼恩博士数据是假的?布兰德男朋友的数据才真实可靠?这中间链接的纽带是什么?是爱。确切的说,应该是人和人之间互相依附亲情保证了他们彼此之间不会背叛对方,而曼恩博士恰恰缺乏这种感情纽带,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背叛自己的同伴,布兰德的男朋友之所以发送的数据是真的,也是源于这种亲情的纽带,他不想发送假的数据让自己女朋友布兰德陪葬。同样的,Cooper男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地球见女儿,这中间的感情纽带也是爱,确切地说,一个是情侣之间爱,一个是父女之间爱,这种纽带确保了忠诚互信。而拯救人类的,并不是爱,确切地说,拯救人类的,是人类之间这种彼此忠诚的关系纽带。
所以拿爱拯救地球之类的言论黑星际穿越可以停止了,我可以做个大胆的假设,未来世界的they,已经不存在感性的思维比如爱,感性思维在未来人类世界遭到了剔除,但是剔除后they的世界停滞不前,险些自我毁灭,比如动画黑客帝国类似的,they很有可能想利用这个机会放虫洞,测一测当人类没有失去感性思维后,能否不同于他们,创造不同于自己的结局。
—————————————————————
观点四:凑数的反派二到家了
解释:
反派真的是凑数吗?既然要解析反派,就应该思考,曼恩为什么要杀死男主?曼恩有没有必要干掉男主Cooper?
首先曼恩想活“对人的思念是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再次曼恩是给了地球虚假的信息,而目的就是让地球上再派人过来,那么自己就可以回去,而如果发出来的信息是不宜居的,那么地球就不会派人过来,自己也就没法活下去了。
曼恩星球的引力是地球的70%,所以有的冰川才会在半空中漂浮,女主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是不会崴到脚的,那曼恩知道男主会Cooper回去为什么还要杀他呢,而不一起回去呢?在美国是有英雄主义这么一说的,那么如果男主Cooper把曼恩的虚假告诉地球上的人后,他还能自信的活下去么?答案是不能。所以他只有一个人回去然后去用一个谎言去圆另外一个谎言。而在飞船上说和布兰德女士共同完成任务,那只是他说说罢了。
至于罗米莉为何会被炸死?
因为那个机器人基普得到的数据是最真实的,而曼恩让那个机器人报废也是故意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谎言(曼恩跟罗米丽说过不要让TARS进入KIPP的信息管理系统)。而在报废机器人的同时,曼恩设定了自毁程序(最后男主在修TARS的时候,TARS开的那个玩笑说明机器人是有自毁程序的),能让机器人恢复就只有人类的指纹才能解开(因为这就可以炸掉这个人类,都不用自己动手了),所以在罗米丽老兄摁下指纹的同时,就炸的干干净净。
—————————————————————
观点五: 主角去的第一个星球水那么浅,哪来的那么高的巨浪啊
解释: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来自黑洞的潮汐力早就把这个星球表面的“水壳”拉长成一个椭球了:
这是地球潮汐成因的夸张图示,图中椭圆的尖端没有朝向月球是为了说明潮汐加速效应,这里按下不表。这个椭球的原因很简单,点质量/球状质量的引力按照平方反比率衰减,靠近黑洞的水受到的引力更大,为了平衡会被“拉”到离黑洞更近的位置。因为大家忽略了星球绕黑洞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这才是和黑洞引力平衡的力(从星球参考系看),wiki上有个很好的图:
上半部分表示黑洞对星球的总引力,越到右侧(离黑洞近的一侧)越大,下半部分表示减去离心力后的潮汐力
—————————————————————
观点六: 枯萎病为什么需要移民太空?
观点来源:
解释:
枯萎病导致地球行将灭绝是《星际穿越》中被吐槽或质疑较多的设定。我介绍一下Kip Thorne在《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这本书()中写过的详细解释,至于观众是否接受,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2007年,编剧乔纳森·诺兰、制片人Lynda Obst以及Kip Thorne一起在为故事的环境设定伤脑筋。怎么样让人类文明处于明显的衰退中,但看上去在许多方面还能维持正常的运作?枯萎病害死所有可供食用的庄稼,这科学吗?
Thorne首先承认了自己并非生物和环境方面的专家,所以他求助于自己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2008年的一天,上述三人邀请了四位生物和农业专业的教授,其中包括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一起吃了顿饭,集思广益。剧本最后的设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那次餐会的讨论。那么他们聊了些什么呢?下面是大致内容:
乔纳森·诺兰先介绍了自己构思中的地球:北美人口缩减十倍以上,其他大陆情况差不多。人类退回到农业社会,为温饱而奋斗。但那又不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生活还是能够忍受的,某些方面也能让人感到幸福。很少的娱乐设施还在继续运转,比如棒球比赛。但人类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希望,只求活下去。枯萎病从一种庄稼蔓延到另一种庄稼,到库珀的孙子辈也许人类就将灭亡。那到底什么样的灾难会达到这种效果呢?专家们提供了一些头脑风暴,这些事件在理论上有可能发生,但真正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专家一:今天大多数人都不用亲自种粮食了,而是依赖一个全球性的粮食种植和分配系统。可以设想这个系统因为某些生物或地球物理上的灾难崩溃了。在很小的尺度上,内华达山脉如果几年不降雪,洛杉矶就会失去饮用水,上千万人面临迁居,加州农业就会崩盘。可以把类似的灾难扩大很多倍,就是库珀所处的世界了。
专家二:另一种可能。人类历史就是和各种病原体抗争的历史,我们有非常复杂的免疫系统去和病原体斗争。但是病原体也在演化,人类总是落后半步。所以某种情况下如果病原体演化得过于迅猛,人类来不及响应,就会出现灾难。
专家三:比方说,如果艾滋进化成更容易传染而不限于性接触的方式,那就将是灾难。
专家二:全球变暖造成冰盖融化,很有可能释放出从上一次冰河时期就潜伏的致命病原体。
专家一:另一种情况:人们对二氧化碳排放升高造成的全球变暖感到恐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在海洋里大量种植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于是海洋里被排入大量的铁元素。但这可能造成副作用,某些释放毒气的海藻因此大量繁殖,毒死了鱼和植物。人类非常依赖海洋,如果海洋环境恶化,人类也会遭殃。这完全不可能吗?并非如此,科学家做过类似局部实验,的确培养出了一些前所未见的海藻,幸运的是它们无毒,但万一有毒呢?
专家四:太阳紫外线可能让你说的海藻出现变异,然后产生新的病原体,灭掉所有海洋植物,再延伸到陆地上,杀死所有庄稼。
专家三:面临灾难的时候,我们唯一的希望是科技的进步。但如果政治原因导致科学研究得不到资金投入,否认进化论之类的反科学思想流行的话,科研陷入瘫痪,也可能使得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去处理危机。
关于枯萎病:
专家三:如果你们想找什么东西来灭掉人类的话,攻击农作物的枯萎病最合适了。我们是可以吃动物,但动物吃植物啊。
专家四:枯萎病只需要干掉禾本科植物就行了,这是农业的根基:大米、玉米、大麦、高粱、小麦。事实上这个世界上50%的庄稼已经被病原体干掉了,在非洲这个比例更高。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美国东海岸以前都是栗树,现在全没了,都被枯萎病搞死了。大部分人十八世纪吃的那种香蕉今天也没有了,枯萎病是元凶。今天作为替代的一种香蕉品种,其实也正面临枯萎病的威胁。
Kip Thorne:我原以为枯萎病只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植物,不会扩散。
专家一:也有普遍的枯萎病。但专门型和普遍型有个区别,专门型危害非常大,可以把一种作物99%都杀死,而普遍型攻击面虽广,但危害程度就低一点。
Lynda Obst:是否有一种普遍型的枯萎病,又变得非常厉害呢?
专家四:这也是发生过的。地球早期历史上,当蓝藻刚开始制造氧气时,它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于是杀死了当时地球上大多数生物。
专家一:不过蓝藻生成的氧气作为致命的副产物,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病原体呀?
专家三:我们可能没见过,但我可以想象有某种很致命的专门型枯萎病,演变成致命的普遍型。只要有昆虫的帮助,它可以在物种之间传播。比如说,有种日本甲虫,靠吃几百种植物维生,它们可以把病原体四处传染,病原体也会演化适应,攻击更多的物种。
专家四:我可以设想某种致命的普遍型枯萎病:一种攻击叶绿体的病原体。所有植物都有叶绿体,没有叶绿体植物就会死。假设某些海洋里的病原体可以攻击叶绿体,那么就可以灭掉所有海藻和海洋植物,然后登陆,再灭掉所有陆地植物。这是有可能的。我觉得没法防止这种灾难。但这可能性不大,不太可能真实发生,只是可以把它作为库珀世界的一个设定。
这个怎么花样杀死人类的餐会开到这里就结束了,Kip Thorne最后总结说,《星际穿越》的主要灾难是一种普遍型的枯萎病袭击了整个地球。但此外还有另一件可怕的事:地球上的氧气越来越少。Brand教授在电影中有这么一番话:「地球上的空气80%是氮气,我们不呼吸氮气,但枯萎病会。随着枯萎病的蔓延,氧气会越来越少。最后饿着的人将会是最先被憋死的人。」这在科学上是否有足够根据呢?Kip Thorne继续拜访了几位加州理工学院的专家,得到如下的结论。
假设某种破坏叶绿素的病原体真的出现,光合作用就随着植物的死亡慢慢停止。不再有氧气生成,但人们对它的消耗却不会停止,最终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氧气越来越少。
这个毁灭的过程会在三十年内结束,氧气会被用掉1%。所以库珀的后代似乎还是有足够的氧气供呼吸,当然前提是他们还有东西吃的话。
但是,那1%的氧气将会转化成二氧化碳,这意味着大气中有0.2%的二氧化碳,这足够让敏感的人呼吸不畅了,更可怕的是,因为温室效应,这足以令地球平均温度升高10摄氏度,几乎没人受得了这个!
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呼吸不畅并昏昏欲睡,需要有更多十倍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如果要让每个人都死于二氧化碳中毒,还得在这基础上再乘五倍。换句话说,一半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才会让所有人中毒而死。Thorne说他还没有为此找到一个合适的设定方案。
所以Brand教授错了吗?有可能。Brand教授正确的前提,是地球物理学家对海底的认识有严重错误。地球物理学家估计海底有机物数量是陆地上的二十分之一,如果这个数字错了,如果海底有机物是比陆地上多五十倍呢?而且如果它们刚好被从海底翻到海面,那二氧化碳的生成速度就会大大提高。
原理是这样的:每隔几千年,海洋就会被翻转一遍,表面的水沉下去,海底的水浮上来,所以有可能刚好在库珀的那个时代,海底的水浮上来,携带了那些有机物。突然暴露在空气中,那些有机物会迅速腐烂,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当然这种情况是基于两种不太靠谱的假说:1、海底有机物有那么多;2、刚好剧烈的海水运动将它们带到洋面。
最后是Kip Thorne的结论:不管怎么说,《星际穿越》中的地球就是要死了就是要死了就是要死了,人类必须找个新家!
—————————————————————
第三部分,为什么我认为星际穿越Interstellar,是人类影史的奇迹和标杆?
—————————————————————
鉴于大量的流浪地球粉开始嘲笑Interstellar作为新的ZZZQ ,那今天就补一下以前看过最震撼的影视作品标记和影评。谈谈为什么Interstellar可以在我心里拿下最佳科幻之一的原因。
IMDB 8.6,排行第21。豆瓣9.2,为什么这部科幻电影可以脱颖而出载入影视史?Interstellar是一部实打实的硬科幻电影,电影里面融合了五维空间的概念,这是一部将时间空间概念玩的淋漓尽致的影片,今天之所以提及这部影片因为它仍然采用大量实景道具来代替特效,同时依旧采用普通胶片和70MM IMAX胶片拍摄完成。
如果流浪地球的硬核指数10分,那么星际穿越硬核指数120分,Interstellar剧本更多以数据理论和公式支撑整个剧情发展,相比流浪地球编剧最后让一个高中生拍脑袋灵机一动炸木星,整个地球的科学家想不到的东西,让一个小屁孩想出来这种生硬地反转,情节对比高下立判,谁拍的好想必也不需要我多说。
1. 电影《Interstellar》引用的诗「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这句诗贯穿整个电影,不同于一般科幻作品,翻译就是不要温顺地走入那黄昏。该诗引用自科学家吟诵了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一诗的前两节。这首诗在片中被老科学家多次念出,字字震撼人心,初看这部电影时,也不太明白这句诗与电影主题的关系。
最近重温一遍,有些自己的感受。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也许关键在这个“gentle”,一般有人译作“不要温顺地走入那良夜”。我以为在这部电影中,这个“温顺”不够贴切,而应该是体面的意思:在浩渺的宇宙中面对着人类生存问题,那些道德伦理的人类体面都不再重要。人类不能再顾忌太多,雍容端庄无法走远,而要撕下这点体面野蛮地生存下去。
原诗如下: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良夜,日暮之时 年老之人应燃烧 呐喊,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智者将逝之时 明白黑暗有理,因其话语已无法迸发闪电,但他们 不温顺地走入那良夜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善良之人 当最后一浪过去,哭喊其微小之行本可在绿湾舞蹈生辉,他们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疯狂之人 曾抓住飞行的太阳 为其歌唱,但为时已晚 只能为太阳的离去哀悼,但他们 不温顺地走入那良夜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严肃之人 将死之时 以迷离之眼看到,盲目亦能如流星闪耀欢欣,他们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而您 我的父亲 在悲伤的高度,请用您的热泪诅咒我 祝福我 我求您,不要温顺地走入那良夜,怒斥 怒斥那光的消逝
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深沉、强大的力量,一种不屈的斗志。诗中主要的意象有光、黑暗以及愤怒/反抗。
2.电影中男主的女儿墨菲和结局,科幻作品第一次把五维空间,虫洞引入影视剧,影史第一次大胆的尝试。
为了创作虫洞和黑洞的景观,Kip Thorne博士与VFX总监Paul J. Franklin在其位于Double Negative的团队合作。Thorne提供了大量深入的理论推算,而团队基于这些创造了新的CGI软件,来模拟(黑洞)这些现象。其中一些独立的框架耗费了超过100小时的时间去渲染,最终整个CGI数据量达到了800TB。这些成果为Thorne在围绕黑洞的“引力透镜”和“吸积盘”效果方面提供了新的洞察,他撰写了两篇科研论文:一篇给天体物理社区,一篇给计算机图形社区。
太像了,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卡冈图雅”黑洞有着深不见底的黑色中心与立体清晰的气体圆环,此次发布的照片里的M87却是一张高糊照片。
3.Cooper在事件视界内所处的到底是个神马空间?
这是是五维空间,影史作品第一次把五维空间概念画面呈现出来,那的确是一个比我们所处的四维空间维度更高的高维度空间,而且恐怕不止高一维,暂且就认为是五维空间吧。穿过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后到底是什么,这是物理学家正在探索的问题。而作为科幻,总要有幻想的成分,我认为这是本片最大的幻想之处:黑洞的事件视界之内是高维度空间。这个空间不像很多人认为的是人造的,而是原本就存在的。
那么在高维度空间视角下,我们所处的四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览无遗。具体到某个人,不但其三维形体的各个角度能够[公式]无死角展现在你面前,而且这个人的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会同时展现在你的面前。这个画面很难想象,就好像完美的克莱因瓶和射影平面很难想象一样,没关系,不要纠结这些细节。那么在高维度空间中,如何观察我们所处的四维空间呢?你将能够瞬间(高维度空间的时间维度只是和长宽高一样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的维度,用影片中的话,“跨越一段时间就像翻过一座山一样”。简单地理解成高维度空间中并没有一个如四维空间中均匀流逝的时间的概念吧。)去到任意你想去的时间、地点。这一点也许不够科学,但是是下面的解释的重要基础。
4.为什么Cooper进入黑洞,就领悟到解决方程的方法了?
在《Interstellar》中,最主要的引力异常在土星周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虫洞,一般情况下这在四维时空(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中不可能自然出现。然而老布兰德教授预测是五维时空(四维空间+一维时间)的超体场穿过我们的宇宙膜时造成的引力异常的现象。
老布兰德教授创建了一套理论来描述这种引力异常,最终他发现,想要完全解开引力方程,需要黑洞的奇点数据。直到墨菲的父亲Cooper在超体中通过引力把这些数据传给墨菲,最终她才完全解开了老布兰德教授的引力方程,终于知道如何控制引力,从而使得地球上的人类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太空,避免灭绝。
在电影里,墨菲在解出方程之后,人类很快就具备了对引力的控制能力,具体方案就是减小地球附近的重力场强度,轻易地把能容纳大量人口生存的太空仓发射到原理地球的轨道上。影片甚至暗示,后来的人类能够突破高维,建立了五维超立方体,还形成了闭合时间线(这暂时还无法理解),传输数据回之前的地球,拯救了Cooper和人类的未来。
影片中Cooper利用引力控制着地球上的时钟。问题是,黑洞外部是无法得知黑洞内部的信息。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量子纠缠,把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一个放进黑洞内部,一个在黑洞外部。有人相信,可以通过这个途径研究黑洞内部的结构:黑洞内部的粒子会受到黑洞的影响而变化,相应地,外界的粒子会响应其变化;观测外界的粒子,可以间接得知黑洞内部的一些信息。Cooper的手表和他女儿的手表,就相当与一对处于纠缠态的物质。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纠缠态很可能无法穿透黑洞,在进入黑洞的过程中,纠缠态可能就被破坏掉了,这就是火墙模型(再论黑洞火墙与量子纠缠)。
5.电影中墨菲的哥哥到底有什么作用?
墨菲哥哥看似和剧情关系不大,实际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每一个人物都是承载着故事情节重要的分支。
男主Cooper和墨菲是探索属性的代表。Cooper说过自己生来是个探索者,不是个农夫,也反思过学校为什么要儿子做一个农民,但是他儿子自己的选择成为一个守护者,农民形象。而女儿不同,墨菲的选择从小就很明朗(探索者),所以Cooper:“That❼my girl”。男主Cooper的一双儿女中沉默坚韧而包容是儿子的性格,女儿的性格是好奇质疑和无畏。
这个大背景的一家,儿子的作用是承载维系家庭纽带,用一切手段不放弃一点点希望去维系大家庭。从23年从不间断传来的录像可以感受到他的坚持。这也是那个时代绝大部分普通人的坚持:无论多么困难,维系这个家。没有这种默默守护的品质的话,每个家庭也不能在恶劣的气候中坚持到最后的拯救之日。这就是儿子的作用。
6.细节中布兰德教授的黑板公式绝对不是拍脑袋忽悠观众乱写的,黑板公式和电影剧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以下属于论证,看不懂的可以跳过不看)
诺兰秉承着把每一处细节不忽悠观众,里面的公式全部出自麻省理工索恩,彻底将二流科幻电影和Interstellar拉开了不止几条街,细节决定成败。这个细节解释了为什么墨菲在获得老爸Cooper传递的信息之后,才把方程完整解出。如果说前面的几处亮点让你对Interstellar能否拿下最佳科幻之一还有疑惑,那么请看电影细节的布兰德教授黑板公式:
克里斯托弗·诺兰接手《Interstellar》这个项目时,他对编剧的剧本做了很大的改动,并且希望让故事尽可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他向麻省理工大学索恩请教了许多科学理论知识及公式,索恩甚至把自己的笔记本给了富兰克林,上面全是他多年以来记录的研究成果。富兰克林如获至宝,他知道只要在特效制作中遵循这些公式,就可以创造出符合物理定律的图像,于是,他让研发团队按照索恩的公式编写新的特效软件和算法。有了顶尖天体物理学家和著名特效公司的奇遇式的合作,后面打造各式场景与真实呈现各种效果也就成为了可能。
影片中,小女孩的书房里出现了奇怪的幽灵,书本会莫名其妙地掉到地上;沙尘暴肆虐而过,在地板上形成了二进制的图案;自动收割机莫名其妙地聚集在房间门口,这一切看似玄幻。在揭秘的过程中,男主角Cooper和女儿居然无意中闯入NASA。到此,谜题才揭开。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重力异常(gravity anomaly,不是量子理论中的gravitational anomaly):由于一些奇怪的原因,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大小发生了改变。这里顺便提一下自动收割机为什么也要收到影响:自动收割机要靠GPS系统来定位,由于GPS卫星是运行在高空的,引力不同与地面,时间流逝速度不同于地表,须考虑广义相对论效应(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相对论的应用吗?),如果地面附近出现了引力反常,那么GPS系统也会紊乱,所以收割机们都跑到他家门了。请注意,重力异常并未影响电磁场,电子线路还是正常工作的,收割机并非是电路收到干扰而受到影响的。
地球的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会略有不同:赤道较小,两极较大;离地心越远,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越小。此外,地下所含的矿物的密度不同,也会造成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如果地下岩层含有铁矿等密度较大的矿石,那么地表的重力加速度会略高于普通岩层构成的地表;如果地下岩层含有空洞、地下湖泊或者矿物燃料,那么地表的重力加速度会略低。所以,测定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反过来可以初步猜测地下有哪些矿物。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其中蓝色出重力加速度较大,来源:GOCE卫星(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
重力仪,可用于初步探矿:
即使在地球同一地点,在不同时刻,重力场的大小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是由于潮汐作用,由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时间和地球自传的时间不同步,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和海水受到的引力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重力潮,这就是海水为什么每天会涨潮两次的原因。
影片中,当库伯闯入NASA,声称发现重力异常以后,大家都笑了。布兰德教授这才解开谜底,原来,早在五十年前,他们就已经发现重力异常了。最开始,在一些地下油矿的监测设备中,发现重力场在周期性地发生变化,很像潮汐。但是,研究人员仔细分析了所有可能的重力异常起源后,都无法解释。在排除掉所有其他可能性后,加上在土星附近观测到的虫洞,布兰德教授猜测到,很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宇宙结构导致了重力异常。
在现代物理学中,对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最透彻的理论是超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物质是由非常小的振动的弦构成的,弦的不同振动方式,产生出不同的微观粒子。超弦理论有希望能将传统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协调起来,所以大家对这一理论抱有着很强的信心。超弦理论中,时空是10维的,其中空间有九维,时间有一维;在这一理论中,不仅存在一维的弦,还存在从-1维到9维的所有客体,一般称为膜(brane)。
超弦是十维,而现实世界是四维的(为什么空间是三维? - 物理学),为了与这一明显的观测事实相协调,通常认为,其他六维空间是高度卷曲的,通常认为这些卷曲的空间具有一些特定的数学结构(Calabi-Yau),来产生我们所想要的四维模型。这种做法,给很多物理学家以启发,纷纷构造出很多不那么精致的高维时空模型出来,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1999年的Randall-Sundrum模型。这一理论认为,时空是5维的,一维时间,再加上四维空间。我们生活在5维时空的一个1+3维超空间上,一个特殊的膜。物质在这个1+3维膜上,物质之间的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都只在膜上传播,不会进入第五维,而引力在所有维空间中传播,所以引力相对其他力很微弱;由于电磁力只存在于膜上,无法进入高维空间,所以影片中自动收割机的电路系统没有发生故障,不受影响。RS模型最初就是为了解释引力为何比其他作用力小很多而提出来的。很快,物理学家们发现,从超弦理论出发,对高维空间的某些维数进行压缩,能够得到RS模型。
不过,RS模型中,由于现在时空结构有所变化,万有引力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了。为了让我们熟悉的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呈反比这一实验结果还能以很高的精度成立,这就需要对时空结构和膜的特征采取一些限制,在不同的模型中有不同的方案,下图就给出了几个例子:
影片对时空的具体设定是,在我们的膜世界两侧各放置一个的AdS膜,这类似于上面第二种方案。索恩选择这样的模型,是为了能够实现影片所需要的快速时空穿越。根据AdS时空的特性,只要稍微飞离我们所处的膜,我们在时空中行为就会非常古怪:如果你和朋友(相距1000m)同时垂直离开我们所处的膜,进入第五维,你们之间的距离会指数减小,如图所示。如果你在我们的膜之外走到你朋友那里,沿着你的朋友的来路回去,那么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越很大的距离(1000m),因为在你自己看来,你只走了0.3mm+1m+0.3mm。这其实就是一个虫洞了。 制作虫洞是很麻烦的,如前文所说,一般需负质量的奇异物质才行,并且这样的虫洞也不稳定。
索恩设定,我们的膜和AdS伴随膜之间的距离为1.5cm,这样一来,我们沿着第五维方向前进,相对于普通的四维(我们的膜)的长度来说,所走的路程要少10^15倍。电影中巨型黑洞Gargantua离我们的地球有100亿光年远,如果走前文所说的捷径,只需要在与我们平行的AdS膜上走1个天文单位(500光秒),就能轻松到达了。如果膜之间的距离更远,实际所走的距离会更短,更省时间。
如前文所说,RS模型这样的等效模型可以从超弦理论,比如Type IIB超弦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推导出来。下图是Type IIB弦论的作用量,在电影中出现过。
从上述公式出发,通过维数约化,原则上可以得到下图中的5维膜世界模型的等效作用量,这也是本片中出镜率最高的公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模型,相对原始RS模型做了一些修正,包含了膜上的规范场。这是一种特殊的统一理论,用一个公式描述了五维时空中的全部物理,包含了所有的物质结构,比如规范场,引力场,空间场(不同于四维膜上的物质,空间场是可以在第五维传播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索恩所选择的这个模型,是相当简单粗暴的,直接规定了时空的主要结构,规定了膜上的物质就是我们普通的标准模型所描述的物质,没有从第一性原理推导出来,所以只是一个等效作用量,人为因素太多。不过,对电影来说,这样的一个东西,应该足以应付观众了。
综述1004.3962里给出的作用量则要稍微简单一些,没有考虑radion场:
但是这只是一个指导性方程,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场的具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比如描述Q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U(Q)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空间场与物质场相互作用的强度W是多大,空间场动能项前的矩阵H的具体值是多少,时空的具体结构是怎么样的,等等。 作为一个比较,我们来回忆一下力学的出发点,牛顿第二定律,这也是一个指导性的基本方程。如果不给定其他一些条件,你是没有办法描述物体具体的运动情况的,是直线运动,抛物运动还是简谐振动。只有给定一些条件,比如给定初始位置和速度,以及物体的外力,才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在这里,上两个图中的作用量相当于牛顿第二定律,只是纲领性的;要描述清楚这个世界的运行模式(比如粒子有哪些种类和代的数目,相互作用有哪些类型和强度,时空结构,宇宙学常数等),你得对上述作用量进行变分,得到运动方程,解出这组方程。大部分情况下,你读到的论文里,给出的都是一些非常特殊非常简单的解,是一些toy model。因为,这里仅仅用一个方程就描述了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和相互作用,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复杂,很难求解。比如,膜上的规范场,我们在黑板上就看到一行字: +(Standard Model Term)
实际上这一项颇为复杂,展开后的形式是:
(来源:2006 November : Cosmic Variance)
为了早点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物理学家通常会给定一些限制,极大地简化解方程的难度。不过,即便如此,目前我们能解出的toy model也非常少。
上图的黑板上,列举了布兰德根据一些物理和数学原理所猜测出的三组不同的解。比如,图中的W_{yy,yw,ww}描述的bulk场与物质场发生相互作用的耦合系数。布兰德先猜测出解的大致形式,然后进行计算(包括计算机验证),再与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影片中说五十年前他们就已经观察到重力异常现象了,积累过很多数据了,如果不吻合观测,再做调整。这当然是实际研究中大家经常干的事情。
这些公式有一些是由thorne本人亲自写出的,字体特意设计得比较臃肿,反映了老年人布兰德的特征,另一些由Caltech的Elena Murchikova, Keith Matthews来写,字迹简明干练,反映了影片里中青年科学家Murphy的风采。
方程中最关键的是bulk场,不同与我们熟悉的规范场和引力场,这是新玩意。与引力场一样,也能在空间中传播。由于bulk场与我们所在的膜的相互作用,使得地球上不同地方万有引力常数不同,且随时间变化;Bulk场还能够维持虫洞的稳定.因此,bulk场非常重要。电影中有这样的画面,布兰德在办公室里沉思,黑板上写着Auxiliary bulk fields {/phi ^i} may be the key! (辅助空间场可能是最关键的).
上图给出了Bulk场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式。当它通过我们的膜时,它会改变我们膜上的的万有引力常数。这样就解释了影片开始时重点渲染过的重力异常。
上图是假设bulk场构成的物体穿过我们的世界时,扭曲了时空时造成的华丽效果,它影响着地球的重力场。下图是今天地球的重力场,是前文配图的平面版本,数据来自前文提到的GOCE卫星;下下图是Thorne假想的受到扰动后的重力场。按照电影,这种扰动某一天突然发生的,已持续50来年了,出现重力异常的原因是bulk场在相对地球运动。
前面说过,Bulk场除了改变地球的重力场之外,还能维持虫洞稳定,且能避免我们的膜世界与旁边的膜发生碰撞。实际上,有一些物理学家曾经提出过烈火重生宇宙学(Ekpyrotic universe),就是以平行膜之间的碰撞作为大爆炸的起源的。本片中,索恩的设想正好相反,希望不要碰撞。
在影片中,布兰德临死前说,自己其实早就解出方程了。按照设定,实际上布兰德得出的解只描述了黑洞的外部。只有当墨菲在获得老爸Cooper传递的信息之后,才把方程完整解出。这只是剧情需要,为了让Cooper进到黑洞里去。对统一理论的研究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大家都没有进过黑洞。
7.女主的名字是属于一个物理定律,墨菲定律暗示着结局女主墨菲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最终迎刃而解。
在我们人们处事的行为准则上,都会按照自己的一套思路去进行,人们也归纳了很多很多的准则去约束大众的行为,比如说墨菲定律,就是一个非常神奇但是非常受用的一个定律,许多人都会依照这个定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定律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学效应,是非常适用的。这个定律的内容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对于一件事情来说,如果有变坏的可能,那么无论如何这个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由于墨菲定律的存在,很多的人在处事方面都会做到详尽的考虑。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定律,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定律是非常有效果的。
什么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下面的四个要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我们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
8.谈谈星际穿越最引人注目的配乐
《Day One》
《Cornfield Chase》
《S.T.A.Y.》
Hans Zimmer在好莱坞是个争议很大的电影配乐师,毁誉参半。他的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他配过乐的电影很多人应该看过:《狮子王》《埃及王子》《黑鹰堕落》《加勒比海盗》《珍珠港》《黑暗骑士三部曲》《盗梦空间》(近十年更是成了诺兰的御用)喜欢他的人非常欣赏他的管弦乐合成作曲方式,贴合剧情发展,恢弘大气,助力情绪渲染。抵触他的人总是对他非师承古典,采用电子合成技术去展现“交响”的方式鄙夷,认为其是门外汉。但无疑在数字时代,Hans是开拓了一个前人未有走过的路程。之所以说《星际穿越》是Hans的翻身仗,是因为近年来Hans的曲风越来越相似,千篇一律的铜管与弦乐齐鸣,虽说好莱坞配乐给人大体的印象就是交响化为主导,但Hans显然已经有点像一个罐头生产机,乍一听恢弘大气,势不可挡,但却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配乐已经进入瓶颈状态——这也正是他非科班出身没有系统乐理基础所导致的阻碍。而《星际穿越》里,Hans选择用管风琴。从玉米地的镜头开始,管风琴渐入。让人很是惊喜,以为这只是Hans的小尝试,未曾想到至此管风琴将主导整部电影。从地球到虫洞,从外太空至归途,都由这架有了90多年历史的伦敦教堂里的管风琴搭配。
整张专辑全部基于大旋律,多采用弦乐,玉米地追逐”则是描写家里三个人在玉米地里追赶一架无人机的情节。这首配乐节奏轻快,重复着一个轻盈的旋律,而在整个影片中,这又几乎是唯一一个父子女三人能在一起完成一件事的片段。所以显得格外重要。从发现无人机,到开始合作“猎捕”无人机,所有亲情都表现在了三个人合作的默契上,音乐体现了这种沟通和沟通带来的兴奋。而这首曲子中的旋律也成了整个原声带的主题旋律,在以后很多首配乐中都再次出现。而且都现得格外神秘,后现代主义,而整部电影依靠的物理理论包含弦理论,黑洞,量子力学,量子信息,量子通讯等等,太搭配了,而贯穿所有的是人类的爱,音乐很强大。听音乐的朋友应该对后现代摇滚,迷幻电子,都熟悉不过,让人灵魂可以飘起来的音乐类型。
—————————————————————
总结一下:
在好莱坞,用一个想法就能拿到2亿美元的人可谓寥寥无几。诺兰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最新史诗力作还在未来继续创作,豆瓣的Top250已经出现他不止5部作品,不知道他的下一部作品还会进一步巩固他‘志向远大’之名吗?他的优秀已经让他在影迷心中封为神,关于神的故事。我可以毫不掩饰告诉自己,我喜欢Interstellar不在于所谓什么狗屁ZZZQ 和莫名其妙的上升爱国之类的自欺欺人的民族主义情结,而是实打实的硬核和真实感人。
总有一部分某粉内心极度阴暗和戾气太重,所以狂踩Interstellar捧流浪地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已经分析很多了,引用别人的话就是:说到底还是自卑心理作祟,好不容易有一部底子还不错,进步空间也很大的作品,就要拼命吹捧,好似今天胜过了好莱坞,就能得到压美国文化一头的快感。任何一种强大的文明都是不吝于承认其他文明优点并加以学习的,因为他们拥有文明的自信,他们知道,未来会做的更好,而不是盖住耳朵大喊“不听不听,我们就是第一”,用虚高的评价和评分来捧杀好不容易出现的希望之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