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杯直播 > 正文

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共6篇) 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 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 保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2005年10月) 2000年在全市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市扶贫办被地委、行署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这次全市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又再次被推荐为“模范集体”,这是市委、市人民政府对扶贫办多年来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及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市扶贫办始终把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工作放在重要位臵,急民族贫困地区群众所急,想民族贫困地区群众所想,不断深入贫困地区与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大计,谋求发展,千方百计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投入,认真组织易地扶贫、民族乡综合开发、安居温饱村建设和重点村综合开发、茅草房改造、小额信贷、沼气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教育扶贫等等,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从2001年到2004年末,累计在少数民族贫困乡、民族村社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亿元,占全市扶贫资金投入的26%。为少数民族地区改造了茅草房8765户,修建乡村道路392公里,解决6.1万人饮水困难,架设高压输电线路35公里,解决了1800户生产 生活用电,修建农田灌溉沟渠94公里,建设沼气池3505口,扶持养殖种猪3100头、母牛950头,种植经济作物3.3万亩、经济林果1.2万亩,建设小学21所,卫生室12所,开展科技培训5.1万人。今年1—10月份以来,我们继续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大投入和支持,倾斜项目和资金4000多万元,进一步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改造茅草房、实施安居温饱村和重点村、建设沼气、发展产业、开展劳动力培训和输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民族贫困地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一、把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发展放在扶贫工作的重要位置 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是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少数民族群众不脱贫,扶贫攻坚任务难以完成,扶贫目标就实现不了。全市15个少数民族乡有11个是贫困乡,118个少数民族村,大多是贫困村,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23万人中有三分之二是贫困人口,其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市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31%。为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办领导经常率领扶贫系统一班人不辞辛劳、顶风冒雨、徒步下乡、进村入户,访贫问计。每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深入民族贫困地区调查研究、访贫问苦。不断组织人力深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调研,分析贫困现状,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瞄准贫困群众,结合实际和群众意愿制定一户一策的脱贫措施,尽力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迫切的各种困难和需求。在研究扶贫项目规划、编制计划时,优先考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制定十五扶贫计划中,把11个贫困民族乡全部纳入省、市计划盘子予以优先扶持。在各项政策执行中把民族地区作为重点给予倾斜,项目计划及资金优先安排到民族地区,优先组织实施,有新的扶贫举措和好的经验,优先在民族地区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全市首批实施的6个安居温饱试点村时就首选了木老元乡水沟脚、摆榔乡摆榔村、瓦房乡水沟洼、珠街乡比此村等4个少数民族贫困村进行示范。为使每一个项目和每一笔资金都能达到预期目的,从项目前期准备,到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毫不松懈。定期不定期派人深入现场指导、检查、督促,确保工程质量,力求把民族地区的扶贫工程建成亮点工程、示范工程、德政工程。随着大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在民族地区投入和实施,广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效地改善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维护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进步。 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多渠道争取投入扶持民族地区发展 为优先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我们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多渠道争取扶持。 一是从易地开发扶贫项目中扶持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缺乏生存条件或难以通过常规途径实现脱贫的地方,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我们把易地扶贫的扶持和搬迁安臵对象重点瞄准少数民族群体。“九五”期间,分别从耈街、珠街、瓦马、汶上、木老元、摆榔、等少数民族地区搬迁安臵到小街子、大沙坝、勐连、老坝娥、勐糯、碧寨等开发区的少数民族达13000多人。进入2001年以来,全市又相继有龙陵木城等养、施甸摆榔小龙潭、隆阳区芒宽勐林、杨柳大沙坝、潞江赛林、腾冲中和高田等6个乡9个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易地开发项目得到省立项扶持,帮助民族地区缺乏生存条件的贫困少数民族实现易地开发扶贫。同时在实施其他贫困地区易地开发中我们坚持以贫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为主要对象安排移民搬迁。2001—2005年又有3000多名少数民族完成了易地搬迁,扶贫投入达2170万元,1.1万人受益。移民搬到迁入区后,建盖了安居房,土地落实,水电路三通到户,有的还建了沼气池,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逐步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如在木城边境民族贫困乡实施易地搬迁开发扶贫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修建了安定大沟及花椒支渠、木城支渠,全长41公里,总投资达900万元,改善了全乡1.2万亩土地灌溉条件,大大改变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大力扶持了该乡甘蔗、烤烟等各项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境外劳动力转移,由原来的木城富余劳力集中到缅甸务工转变为缅甸边民争相到木城打工,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是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和安居温饱文明村建设着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2001年以来,扶贫部门以少数民族贫困村为主战场,少数民族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实施“三通、三改、三建,一发展”的扶贫安居温饱文明村建设和扶贫重点村综合开 发。努力改善贫困地区面貌,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实现稳步脱贫。共计实施94个自然村,投入扶贫资金1771万元,受益人口达63200人。帮扶1.5万户少数民族群众,带动2万人脱贫。建设乡村道路106条、240公里,建设人畜饮水工程45件、管道长1100公里,建设沼气池1920口,卫生厕所2500个。如:隆阳区杨柳乡水沟洼、腾冲县新华梅子坪村、龙陵县黄连河村、昌宁县右甸勐廷村、湾甸芒岗村等少数民族村寨,通过实施重点村和安居温饱村实现了村社公路弹石化,家家户户修建了房屋,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沼气灶,改造了院场,建了厕所,建盖修缮了学校、卫生室、文化室,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 三是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改造茅草房。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茅草房数量多、集中连片的特点,扶贫部门把少数民族贫困户作为茅草房改造的重点对象,分年度分步实施。迄今已为8765户少数民族群众改造了茅草房,建房57.8万平方,按每户补助3000元的标准,共补助资金1442万元,贫困程度深的甚至补到4000元、5000元。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浪嘎村、杨柳乡茶花村、汶上乡新寨保和村、摆榔乡鸡茨大平地村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村祖祖辈辈住在茅草房中,通过实施茅草房改造,家家户户住进了新瓦房,村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善,使少数民族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安全、卫生的瓦房,实现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祖祖辈 辈的夙愿。少数民族群众高兴地说:“扶贫工程确实是民心工程,茅草房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四是认真组织实施特困民族乡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2001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在施甸木老元、昌宁珠街两个少数民族贫困乡实施特困民族乡综合开发项目,财政扶贫补助资金累计达551万元,受益8个村11300人,解决了4500人饮水困难,建设卫生圈7860间。其中:木老元乡项目投资补助达440万元,修建了乡村道路20.5公里,修建农田灌溉沟渠5.5公里,解决了1500人饮水困难,改造103户茅草房,发展鱼腥草种植1000亩,泡核桃等经济林果960亩,建设小学教学楼一幢、304平方,村级卫生室4所,开展科技培训4000人。珠街乡项目投资补助达110万元,改造120户茅草房,发展泡核桃1000亩,经济作物2800亩,修建人畜饮水管道5.3公里,解决了900人饮水困难,修建农田灌溉沟渠980米、小水窖230口、沼气池230口,科技培训7500人。为少数民族贫困乡的发展打牢了基础。 五是把隆阳区西山片作为重点区域给予倾斜扶持。隆阳区西山五个少数民族贫困乡,尽管贫困程度非常深,茅草房集中连片触目惊心,但是因隆阳区整体未列入贫困县,一部分针对贫困县的项目进不了。2001年以来,经市、区各级多方协调和反映,先后争取到专项扶持资金560万元,在瓦房白龙井、杨柳乡、老营旧寨等少数民族贫困乡村实施,受益8.9万人,累计改造茅草房 460户,搬迁安臵65户、260人,改扩建道路 9条、4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5.5公里,解决人畜饮水1100人,修建灌溉渠6公里,建沼气池155口,改厩、改厕210户,培训300人实施新法养猪,扶持620户饲养种猪1240头,扶持种植良种包谷2.7万亩,促进了西山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西山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六是积极投放信贷扶贫资金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扶贫办一方面积极向少数民族地区投放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各种经济作物,另一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在民族地区投资办厂,发展甘蔗、咖啡、茶叶、香料烟、山葵等经济作物,吸纳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户增收。五年间,先后投放信贷资金达8000万元,其中:小额信贷5000万元,大额贷款3000万元。先后有猴桥集镇、上街村、珠街从岗茶厂、湾甸自来水厂,怒江农场及潞江、芒宽的多个咖啡厂得到扶持,为少数民族地区培植壮大了支柱产业,增添了致富渠道,拓宽了就业门路,拉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 2001年以来,市扶贫办建议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市直国家机关各部门开展挂钩扶贫,把部门工作和扶贫工作相结合,发挥行业优势开展行业扶贫。积极发动和协调党政机关、驻保单位、群众团体深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挂钩扶贫、进村到户结对帮扶,增添了贫困地区发展机遇,加大了投资强度。同时,市扶贫办加 强与中央国家机关、省直赴我市挂钩扶贫机关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国际援助机构的支持,努力为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使国家、省的一些机关部门和一些社会群团组织成为我市扶贫攻坚的重要支持力量。先后组织市级100多个部门到100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定点帮扶,有3000多名党员干部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对3000多户,帮助2500户1万多名少数民族脱贫。挂钩单位帮助协调资金150多万元,扶持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6个。引进香港乐施会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累计捐资85万元,援建小学1所、建教学楼320平方;搬迁赛林傈僳族76户、326人,建设沼气池74口。在挂钩扶贫和结对帮扶中,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发扬扶贫济困的光荣传统,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捐资助学等帮扶活动。全市先后有120个单位共为少数民族地区捐款126万元,帮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件,新建和改扩建小学10所、建教学楼3100平方,救助少数民族失学儿童500多人。通过挂钩扶贫、结对帮扶等措施,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帮扶中广大党员和机关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高度赞扬。 总之,“十五”期间,全市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要全面脱贫仍然任重道远,到2010年前全市扶贫攻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是尽快解决剩余26万极端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二是帮助基本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的42万低收入人口,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突出抓好重点村整村推进、茅草房改造、产业扶贫、劳务培训和输出等四项重点工作。从2005—2010年,计划实施整村推进1200个自然村;培训和转移劳动力8万人;支持12万户农户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庭园经济,相应每户培训一个科技明白人;帮助1.4万户特困户消除茅草房,为2万户农户建设沼气池和厕所、猪圈;支持6000户贫困户建造小水窖6000口;实施易地扶贫1.8万人,小额信贷规模每年保持在6万户左右。继续把外资扶贫、奔小康示范村、党政机关挂钩扶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信息扶贫作为重要内容和措施,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持之以恒地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予以倾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在此我不谈及教育体制的内容实质,中国的教育体制的实质问题就是谈十天十夜也讲不完,我只是针对我国现行教育政策,结合下乡所见所闻谈谈对贫困农村的影响以及我的认识。 一、基础教育 在大茂山我和我的队友主要调查的是当地的医疗和教育状况。单就教育状况来看,当我参观过南马庄乡中心小学后,为当地能有这样一个“样板”小学而吃惊,但一旦更深入的了解到整个南马庄乡教育的状况时,我更多的感觉是失望和愤怒。 在1985年颁布,1980年元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中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而到2006年国家才宣布农村免除义务教育费。我们的农民兄弟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农业负担而且承担了绝大部分的义务教育费用。政府20年的违法行为一旦得到改正,我们的农民兄弟还要为政府停止的违法的行为感恩戴德,熟不知这是他们的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 不管怎样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毕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我们赞成拥护并予以表彰。我并不期待政府会大发善心,对他们二十年的违法行为向农民做出补偿,我希望的只是农村的教育走上正轨,我们农村的教育资源得到丰富和提高,我们农村的孩子能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站在一个公平的教育起点上。 但是在大茂山之行后,我不得不降低我的期待。对于那些贫困的地区,我现在只期待不要在教育上再给他们增加任何的负担。穷人有穷人的幸福,但对于贫穷本身他们是厌恶和恐惧的。贫穷意味着低起点,低起点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竞争的劣势。因为穷,因为厌恶,恐惧“贫穷”,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当地许多人把改变贫穷命运的希望寄予下一代,寄予了知识,虽然许多父母没有受过教育,也不懂教育,但他们重视教育,为了孩子上学他们甘心做出任何的牺牲。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到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的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很多村庄的学龄儿童越来越少。几年前中央提出整合教育资源因地制宜的集中办小学,以提高农村基础的教育质量。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确实应该提高,而且集中办小学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集中办小学”这个政策有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大茂山的调查中,我看到集中办学暴露出许多问题,“集中办学”后的很多学校教育质量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除中心小学外)。但群众负担倒是增加了不少,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我不知道当你看到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每天要走几十里,甚至几十里山路上学心里是什么感觉?对我来说,我实实在在的难受,忍不住要流泪。如果可以,我会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代表社会和国家。她也是个孩子,也是祖国的花朵,但她是一朵只会受到风吹雨淋的花朵,没有人为她提供庇护,她曾经也在温室里呆过,但现在温室没了。 “集中办小学”,尤其是在这种孩子越来越少的贫困山区是一项势在必行的政策,但也是一个难题。在山区集中办学有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路途。山村很突出的特点:偏、远、散。 学校一旦集中,孩子就必须要承受每天十几公里的山路的负担。而且我们还要注意到由于集中的是小学,孩子都还小,走几十里的山路,家长还要付出更多的担心,要么就要接送孩子,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功夫也就白白浪费在了“上学”的路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此的劳动付出并没有使他们孩子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许多家长被迫陪孩子到县郊或县城去上学。在那里他们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生活费用,也许还要承担一些择校费用,“两免一补”的减负作用基本被抵消。这些有孩子上学的家庭的教育负担甚至比“两免一补”以前还要严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在贫困山区就这样被农民重新抗起,虽然者负担的不是直接的义务教育学费负担,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政策导致的农民的相关教育负担。 有解决的办法吗?有,就是搞“寄宿制”,而且我的两名队友也十分的看好“寄宿制”。其实“寄宿制”应该是伴随着学校合并同时进行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政府那点儿财政运作和办事效率,学校合并好几年了,“寄宿制”直到今天还没有看到多大的动作。而且就算搞“寄宿制”,也要考虑到对于三年级或更高年级的孩子也许还可以,但对于学前儿童及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行吗?要知道现在孩子上学的年龄要比以前早得多,所以低年级孩子上学依然成问题。 “因噎废食”是这样炼成的: 07年的实践队员和老师曾经提出一个“校车计划”,就是为了合并后的小学配一辆小型客车,其实合并后的学校学生也没多少,一辆载客7—8人的面包车完全可以承担接送任务,再者当地村村通工作做的还算不错。可是当地政府,其实也不仅是当地政府,宁可每年拿出十几万来让领导开车满街转,也决不愿拿钱来买、养“校车”;而且南马庄的办公人员告诉我说,主要是怕出事故,安全第一嘛!是啊,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安全为纲”,一个官员怎么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呢?政府要“以人为本”嘛,毕竟活着才是“本”!在这个“以人为本”,“安全为纲”的社会里,一切要低调,低调,破山沟还配什么“校车”。 校车是搞不成了,其实,我还有我的想法。“国际规范的法规指出,义务教育是强迫受教育和政府两方面,到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政府必须为学生付全额学费,双方任何一方违背了,都要承担《义务教育法》的违规责任”(刘道玉《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公民接受教育,获益的不仅是公民个人,国家社会也是受益的主体之一,尤其是在全民的义务教育上,国家和社会将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我个人更加强调国家和社会在义务教育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既然在山村农民教育相关负担的增加时国家改革导致的,那么国家也就应该承担起这些责任,而不是把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 对于三年级及其以上的孩子可以在合并的小学进行寄宿教育,但对于学前儿童及一二年级的孩子则可以为他们配备一两名教师在本村学习。当然老师及教学的一切费用由国家来承担。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做值得吗?行的通吗?行得通,一定行得通,它是可行的。问题是政府不愿行!关于值不值得?当然值得!据我了解,在县城的部分小学竟然用老师看大门,而且合并小学后亦有大量的老师富余,更何况我国每年师范大学毕业生待业者不乏其人,老师是不缺的,就怕政府不出钱。乡村老师往县里跑,乡村留不住老师,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城里的老师多的安排去看大门,而乡下的老师却不得不一个人教多个年级,这样的教育怎么会公平?就连我们的免费师范生都不想往乡下跑,这就是中国大学实利教育的恶果!如果你的一个行动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你将如何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我们的老师就 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小学老师的一个行为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童年,也可能锻造他的一生,间接地也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为这些孩子配备老师改变的或许就是他们的一生。而且我认为一个老师尤其在贫困山区,他承担的就决不仅仅是教育几个低年级的孩子的任务,他可以说是贫困山区的智库,完全可以为山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我还希望他能承担起那里的扫盲的部分工作,因为我在大茂山的走访发现,成人文盲、半文盲,尤其是妇女,真的很多。 接下来再说一下初中,在大茂山的调查中,关于初中生一年的教育负担竟然至少在2000元,多的高达6000—7000元,这甚至高于东部地区初中生的教育费用,是当地人均收入的2—5倍;再者就是初中的中途辍学率高达50%左右,其实看一下初中教育负担和当地人生活水平也就不算太奇怪了。 这样高的初中教育负担真的太严重了,由于收入统计的失实及所谓的资金短缺问题,使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难以得到国家的食宿补贴,或补贴了也大打折扣。加之乡村教育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很多人因此中途退学,这就造成了新的知识型贫困,将来他们也只能在低端的岗位工作,加大了农村扶贫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贫困在恶性循环。 所以适当提高初中生的食宿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尤其是在这种贫困山区,显得十分必要。还有就是乡村教育质量问题,真的已经到了必须要提高的时候了。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如何公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城乡教育资源量的分配上要更公正些,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就集中在城市,甚至还有进一步集中趋势。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很简单一点,就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投入,不仅是总量上,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人均教育的公共经费投入上要公平。当然关于向农村教育投入的倾斜,我不是第一个喊的,我想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喊的,只是我们的政府要“行”啊! 二,中高等教育 当然,乡村地区是不太适宜发展中高等教育机构的,就算是职业性的技术院校也不会在这种穷乡僻壤发展起步,在这里我要关注的是中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和接受情况。 调查的结果不太乐观,虽然我不太看好大学生,有些大学生确实不太好,但是作为文化知识的象征,接受大学教育还是显得很必要的。在当今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的中国,大学生在这里还是尤物,就连高中生也是不多见的,而我只有辛见了两个上职业高中的女孩。 拜改革开放所赐,虽然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口号,但我觉得我们国家没有将教育当回事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靠的是剥削教育的积累和投入。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投入应不低于财政收入的4%。可是07年前为止,中国的教育投入还从未超过财政支出的4%,而且八十年代还超过3%,但到了九十年代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远低于3%的水平。八十年代还有一多半的孩子上得起高中,但到了九十年代则有一半多的孩子上不起高中了,农民的教育费用都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教育上了。 在大茂山这样的贫困山区,如上文所述,由于教育质量低以及初中教育负担过重能上高中(包括职业高中)的也就在15%左右,以后能上大学的就更少了。至此我们就可以分析当地未来的人口受教育情况了:50%左右文盲、半文盲以及初中未毕业人口,35%左右的初中文 化程度人口,15%左右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可预见的10—20年里,如果当地要继续开发扶贫,人力资源的开发将会付出巨大的成本。 我知道有人因为贫苦而放弃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但当我亲耳从一个当事人的妹妹和妈妈那里听到这样的故事后,我还是震惊了,继而伤心的沉默。女孩叫什么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她当时考上了一所大学,但是家里贫困,而且妹妹又上初中,她只好选择了打工,现在在天津一个月几百块钱紧张度日,一个人的命运因为贫困就这样改变了。 中国的高等教育费用真的高的有点离谱,对于一个小康家庭还勉力承担,但对于贫困家庭简直是天文数字了。我知道国家对大学生有许多的资助政策,但是我认为对于那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国家再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应该承担起更多(当然勤工俭学也可算作资助方式),毕竟就算完全供养,他们的家庭依然贫困。而且我真实的知道,并从许多学校了解到,为数不少的助学金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有些搞平均分,有些班级搞部分截流,充作班费供班级挥霍„„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公共财政不应受到公共的践踏,公共“搭便车”行为不是大学生应行的。但是在助学金上我们看到大学生完全没有避开人性的丑陋。助学金制度在管理和发放上的问题我想另行讨论,在此不提。 现在想想可以入大学真的是一种幸福,那个女孩的妹妹也要考大学了,我希望她能坚持下去。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经济过程。目前, 我国农村共有4.9亿劳动力, 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就业人口约为2亿~2.2亿人。[1]由于我国总人口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我国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但是从2003年开始, 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企业连续出现用工短缺, 即所谓“民工荒”, 表明了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2004年农村劳动力供需曲线首次相交, 这就预示着农民工的供给剩余正在转向供给短缺, 这些就说明“年轻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业已不复存在, 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由年轻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进入有限供给的新阶段。[1]按照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理论框架, 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 即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也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或者说叫做刘易斯的第一个转折点, 即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此可以确定, 目前发端于沿海地区并且蔓延于全国的劳动力短缺, 不是暂时性的现象, 而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 劳动力供给将不再是无限的。如果说“刘易斯转折点”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时点的话, 也可以说中国经济已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3] 而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非农产业经济基础薄弱且大大滞后于发达地区,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难度不断加大、就地转移的可能性不断减弱。因此, 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为贫困地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提供了外部的社会环境条件。基于此, 提出本文的分析思路:以贵州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 分析贫困地区未来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趋势与概率, 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及其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趋势与概率分析 1.基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趋势分析 生产可能性曲线即生产可能性边界, 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 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 说明生产还是潜力, 即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任何一点, 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 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现假定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村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是一种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 下面拟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趋势。 (见图1) 如图1所示:line1表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其产品可分为在家务农劳动力生产的农业产品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生产的工业产品。line2为直线U=p*q+P*Q, 其中p表示工业产品的价格, q表示外出务工的工业产品量, P表示农业产品的价格, Q表示在家务农生产的农业产品量。 line1与line2相切, 切点为 (Q2, q2) , 此点为农村劳动力总体收入最大点, 在此点的边际转换率RPT=|dq/dQ|=P/p。 (1) 注:资料来源, 根据《贵州统计年鉴》及《贵州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有关资料整理。 下面用L表示贫困地区农村总劳动力, L1表示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 W1表示在家务农的工资, L2表示外出务工生产的农村劳动力, W2表示务工生产的工资, L=L1+L2, ML1表示在家务工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 ML2表示外出务工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 在点 (Q2, q2) 的边际转换率: RPT=ML2/ML1 (2) 由上面的 (1) (2) 可得: ML2*p=ML1*P (3) 上面的 (3) 表示了农村劳动力总体收入达到最大的条件, 当ML2>ML1或者ML2 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如下: W1=ML1*P, W2=ML2*P, (4) 由 (3) (4) , 可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农村劳动力总体收入达到最大的条件为: W1=W2 (5) 为了准确掌握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市场动因, 这里以贵州贫困地区1999~2005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年工资收入和在家务农的年现金收入 (其中在家务农的年现金收入不包括外出务工生产带回的部分) , 对贵州贫困地区农民外出务工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图2可以直观地发现, 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收入增长较快, 显然是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以及其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效果, 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仍远远高于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即: W1 由于 (6) 并不满足农村劳动力总体收入达到最大的条件 (3) , 也即农村劳动力在选择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自动调节资源配置, 各种资源配置会达到帕累托最优, 即农村劳动力配置要满足条件 (3) 。要满足条件 (3) , 只有不断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在家务农的收益, 而贵州贫困地区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对进一步提高务农生产收益的难度较大, 这就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增大。根据图2可知,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边际收益远远大于农民在家务农的边际收益, 并没有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3) , 这就形成了市场动力, 推动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趋势。 2.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概率分析 前面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是否外出务工与在家务农收入和外出务工期望收益有关。在此, 我们利用在家务农收益和外出务工期望收益的关系来计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 在利用在家务农收益和外出务工期望收益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时, 一定要考虑其工作搜寻付出的成本, 这部分成本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外出车旅费用;二是从人口外出迁移直到找到工作为止, 所需要的吃住费用。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属朋友介绍, 一遭变故就找不到合适工作, 只好暂时返乡。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及其找到工作后待遇的好坏由其本身努力程度决定。现假定一维的努力a变量与此劳动力务工收入的G的关系为简单的线性形式:G=a+ε。ε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代表自然风险。方差越大, 表示自然风险或者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如果某劳动力努力, 那么他务工的收入就高;如果此劳动力比较懒散, 那么他务工的收入就低。 模型假设:①农村劳动力务工收入的多少只受其努力程度的影响, 并成正相关;②每个农村劳动力收入的潜力相同 (这里我们考虑平均的潜力, 高学历务工者与低学历务工者潜力的平均) 。 模型建立:G=U (α β) ① 其中, G表示外出务工的收入, α表示外出务工的最低收入, β表示外出务工的最高收入, 则外出务工的期望收入: E (G) = (α+β) /2 ② 由 (2) 得:β=2*E (G) -α ③ 若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 则G>X, 这里X表示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的人均现金收入, 则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概率P=P (G>X) , 则: P (G>X) = (β-X) / (β-α) ④ 由③④得: P (G>X) = (2*E (G) -α-X) / (2*E (G) - 2*α) ⑤ 下面以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收益和外出务工期望收益的关系为例计算其外出务工概率。计算过程如下:上面已经提到, 劳动力外出找工作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当没有找到工作时成本已经支付, 所以①中的最低收入α为成本。贵州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找工作的车旅费用和找到工作前的吃住费用合计平均要250元, 则①式中的α=-250元。现利用贵州贫困地区1999~2005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年人均收入E (G) 和在家务农的年人均现金收入X测算各个年份农村每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发生的概率。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的《贵州统计年鉴》及《贵州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有关资料整理。 从表1可知, 贵州贫困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和在家务农收入二者都逐年增加, 但二者相比来说, 在家务农收入的增加幅度要大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幅度, 这主要得宜于逐步减免农业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而且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 在家务农的收入会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概率从1999年的0.787逐年减少到2005年的0.679, 尽管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概率逐年减少, 但截止到2005年, 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概率远远超过0.5, 也就是说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要大于在家务农的概率, 外出务工仍然是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最优选择。 可见,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着不断外出务工趋势, 且外出务工概率也较高, 这就为贫困地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贫困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种可能性才具有变成现实的基础。 三、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基于贵州贫困地区的实证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趋势, 下面我们继续以贵州贫困地区为例来分析贫困地区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变动。为了判断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的变动趋势,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预测该地区2006~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 以此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变动情况。为此, 我们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个相互影响变量及其关系式: LST=LS-PI-RI-UI (a) 在 (a) 式中, LST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 LS表示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量, PI表示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 RI表示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 UI表示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为准确预测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 在运用 (a) 式时, 假定15岁以上 (含15岁) 的在校学生和入伍参军的农村劳动力的当量数相当于65岁以上在乡村仍务农的老年劳动力的当量数, 即二者互相抵消。在此, 通过对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量、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等这四部分劳动力数量的预测, 然后运用 (a) 式推算出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 以说明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 (限于篇幅, 本文未列出相应的预测过程, 只显示预测结果。) 1.贵州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总供给预测 根据1996~2005年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总供给数据, 得出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方程为:y=112.64Ln (x) +863.86 (R2=0.9689) 根据上面的回归方程可以预测2006~2020年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量。 (见表2) 2.贵州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总需求预测 (1) 贵州贫困地区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 (1) 根据1996~2005年贵州贫困地区耕地面积与劳均面积数据, 分别得出耕地面积与劳均面积的回归方程如下: 耕地面积的回归方程:y=-1.7205x2 +18.251x+1587.3 (R2=0.8758) 劳均面积的回归方程:y=4.19x0.0682 (R2=0.9884) 根据上面的回归方程, 可以预测2006-2020年的耕地面积和劳均面积的预测值, 进而根据Dt=St/Mt得出贵州贫困地区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量 (见表2) 。 (2) 贵州贫困地区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 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就是贵州贫困地区乡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根据1996~2005年贵州贫困地区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需求数据, 我们得出贵州贫困地区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的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方程为:y=34.883ln (x) +57.464 (R2=0.9338) 根据上面的回归方程, 可以预测2006-2020年贵州贫困地区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量 (见表2) 。 (3) 贵州贫困地区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预测。 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是贵州贫困地区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根据1996~2005年贵州贫困地区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需求数据, 得出贵州贫困地区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的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方程为:y=16.812ln (x) +57.632 (R2=0.9118) 根据上面的回归方程可以预测2006-2020年的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见表2) 。 3.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动趋势分析 根据上面的预测结果, 运用 (1) 式可以测算出贵州贫困地区2006~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变动趋势 (见表2) 。 依据上述预测, 可以做出以下判断: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仅受到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影响, 还受到来自非农转移速度和城镇劳动力需求的影响。2005年以后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增长趋势减缓, 耕地面积逐渐递减, 且呈现扩大趋势;每年乡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缓慢;每年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较少。综上来看, 贵州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总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判断是基于纯理论的判断, 期间的社会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技术进步的变迁都可能加快或延缓这一进程。 如果按照人口总体平均劳动参与率为75%来计算的话, 根据预测结果, 贵州贫困地区每年可以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2006年的448.365万人扩大至2020年的694.15万人。考虑到经济发展接近了刘易斯转折点, 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开始上升, 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也将逐步提高, 这样,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据此可知, 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也是不断增加的。 单位:万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着不断外出务工的趋势和概率, 而且还存在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寻求就业出路的冲动和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的要求下, 必然选择外出务工。由此, 贫困地区具备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态势, 而且这种发展态势是未来较长时期内是可持续的。因此, 贫困地区可充分发挥优势条件,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提高农村劳动力劳务收入, 从而改变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 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也是贫困地区改善人口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工作。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应审时度势, 解放思想,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充分认识农村劳务经济在新阶段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提高对农村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把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放到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 力争形成全社会都关心、重视劳务输出工作的良好工作局面, 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地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 形成农村劳动力就业多元化的体制和机制, 使其就业渠道多元化。 第二,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明确职责,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健全劳务输出组织, 成立县级劳务输出工作管理局, 使之成为政常设府的职能机构, 负责统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工作,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自发盲动变为有组织的有序流动。二是建立县、乡 (镇) 、村三级农村劳务人员协会, 并和劳务人员所在地工会组织合作, 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务工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三是建立县级以下政府各级部门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制, 明确责任, 做到分级管理, 职责明确, 将劳务经济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考核内容, 以此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第三, 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及其信息化水平, 寻找市场, 建立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基地。一是由户籍管理部门牵头, 联合劳务输出工作管理局, 建立县、乡 (镇) 、村三级农村劳动力流动信息档案, 档案内容覆盖劳动力的基本信息、主要技能、务工经历及务工期望, 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 并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信息化。二是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建立以县级为单位的劳务信息网, 并联接各级政府网站, 把本县劳务政策、各地劳动力需求信息、创业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三是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派专业专职工作人员寻找劳务市场需求, 关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的劳务需求情况, 了解劳务市场信息并及时在本县劳务信息网上发布劳务需求信息, 并积极与用工单位洽谈, 与用工信誉、待遇较好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供需关系, 保证或优先为这些单位输送合格的打工人员,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区域沟通的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引导劳动力顺利流动, 建立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基地。 第四, 认真抓好劳动力培训, 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空间。一是在大力巩固“双基”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 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 大力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科学素质教育培训, 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增强劳动力就业创业的能力。二是把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 实现劳务输出技能化, 让劳务输出人员学会闯市场的本领, 提升农村劳务人员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三是实施财政转移支付, 扩大对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 降低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成本, 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和措施, 利用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力争低价甚至免费对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第五,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务工权益保护, 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贫困地区县级政府主管下的劳动力务工权益维护中心, 该中心可以设在县级劳务输出工作管理局, 主要职责是积极与务工人员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协调、合作, 为本地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劳动权益保护。二是加强组织、服务和管理, 尝试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或地区设立本县劳动力输出办事处或代理处等机构, 积极与在该地的本地务工劳动力联系, 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 帮助解决劳务、劳资纠纷。 第六,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 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一是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城镇, 完善城镇功能和服务体系, 积极为回乡创业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创业者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带头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发展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适当使乡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 积极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中心的城镇产业体系, 培育城镇的支柱产业,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使城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不失时机地进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中心的农村生产资料体制变革和产权制度创新, 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推动形成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城镇, 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前提, 从而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摘要:就全国总体而言, 劳动力供给进入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 在这一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本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 以贵州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为例, 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 得出如下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着不断外出务工的趋势和概率, 而且在较长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不断扩大, 从而其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关键词: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2]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6) . 对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前往贫困地区支教,可以让他们在实现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的同时,仍能保持自己对未来事业的选择,并可以延长决定未来工作的时间。 可以说,参加“为美国而教”项目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毕业生的一个积极选择。 顶尖名校的学生纷纷走向贫困地区 卢卡斯·E·尼克尔是美国达特茅斯大学毕业生,他原本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但现在,他正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家中学教8年级的化学课。尼克尔是“为美国而教”项目2200名新成员中的一个。 尼克尔说:“我想我和许多其他人一样,希望在正式开始自己的事业之前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这一职业在美国收入并不高,待遇也不诱人。因此,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人大多数不是高校的尖端人才,他们中很少人拥有非凡的资历。美国国家教师资格委员会去年公布的报告说,教师这一领域吸引的年轻人大多是“高校中较低水平的毕业生”。 但“为美国而教”项目吸引的年轻人却并非这样,其成员大多是高等院校的精英人才,今年有12%的耶鲁大学毕业生、11%的达特茅斯大学毕业生、8%的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申请参加了项目。除了这些名校的学生外,其他高校毕业生也不甘落后,历史上曾是专为黑人妇女开办的亚特兰大斯佩尔曼学院中,也有12%的毕业生提出了申请。这些优秀毕业生都拥有的出色成绩和坚定决心。 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今年“为美国而教”项目竞争激烈,录取率只有1/6,这其中常春藤院校毕业生就占了约1/3。这些被录取的毕业生前往贫困地区学校支教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在此期间,他们获得与所在学校新任教师相同的工资和待遇。 2003年的一个独立调查表明,“为美国而教”的志愿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绝大多数的校长认为,“为美国而教”的教师为学校带来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于志愿者们所受的培训,校长们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90%的校长认为他们至少与其他新教师同样出色,2/3的校长认为他们接受的职前培训质量高于平均水平。 一个学生发起了这项活动 “为美国而教”这个项目是1989年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毕业生温迪·科普发起的。当时还在读大学四年级的科普,就有了创办“为美国而教”的念头。科普发现,美国虽然公共教育总体水平较高,但各地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尤其是教学设施和师资状况相差悬殊。公立学校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是依靠所属学区的募捐。处在富人和中产阶级居住区的学校,筹款比较容易。贫民区要筹款就很困难,这不仅影响校舍、教学设备,还影响师资,因为教师是招聘的,教学经费少,教师工资相对也要少。再加上这些学校大多在边远地区,学生通常来自贫困家庭、问题家庭,愿意去应聘的教师就更少了。 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巨大差距让她内心难以平静,但她同时相信,有很多同龄人和她一样在寻找改造社会的途径。一天在宿舍里,科普有了在全国招募热心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到公立学校任教两年的想法。 科普感到,如果不支持那些教育师资薄弱的地区,美国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就会有扩大的趋势。科普将这个想法写进了她的大学毕业论文,并获得美孚石油公司的资助。在这笔启动资金的帮助下,科普倡导创立了非营利组织——“为美国而教”。“为美国而教”项目首次将科普的想法变成现实,并在全国点燃了理想主义的火种。 1990年,是“为美国而教”项目创立后第一年。当时来自100多所大学的2500名大学生申请加入该项目。经过面试后,500多名大学毕业生被录用,他们将把“支边”执教当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科普还请了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学院的教授为志愿者举办了为期8周的培训。全国共有6个州的学区同意聘用他们,慈善机构为该计划募集了250万美元的经费。 到目前为止,加入“为美国而教”项目的年轻人已超过万人,该组织自身也经历了一个成功的学习过程,在志愿者的招募、遴选、培训和支持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组织的团队建设和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使“为美国而教”理念的实现得到了充分保证。 最新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为美国而教”每年的申请人数从4000人增长到了1.6万人,每年派出的志愿者从1000人增长到了3200人,受益城市从13个增长到22个,组织的运作经费从1000万美元增长到3000万美元,社会影响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创始人科普还被评为美国最成功的100名招聘者之一。她根据“为美国而教”的发展历史撰写了《在那一天,所有的孩子……》一书,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为理想,也为前途 “为美国而教”项目之所以受欢迎,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项目的合同时间不长,一般为两年,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相当于一种生活体验。在最开始步入社会时,用两年时间,深入接触一个社会领域,既支持了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又锻炼了自己,有利于他们制定自己的人生计划。两年后,他们可以回到自己原来的专业学习或工作。 其次,这不是无偿的义工,而是有收入的工作,参加项目的毕业生能够得到工资。假如参与者在项目结束后要进一步再读教育硕士,成为专业教师,这个项目将提供全额的学费资助,这对一些毕业生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第三,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现在美国许多企业、政府和民间机构都非常重视“社会责任”,要求雇员回报社会。而“为美国而教”这个项目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许多大企业的资助。许多参加项目的年轻人“支边”回来后很快得到大企业的赏识,由于“支边”的经历,再加上推荐,他们非常容易地就获得了自己满意的职位。所以,两年的锻炼经历并不会耽误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反而会在他们的履历上增添更加精彩的一笔,是一种信誉上的加分。 尽管有一半曾参加“为美国而教”项目的成员此后从事了与教育有关的职业,并大多是在管理层或决策层,但大部分申请者并没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计划。实际上,许多人都在争取与金融或管理相关的工作。 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最近,笔者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先后到河南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洛阳、三门峡、安阳、濮阳等地的20多个县、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解决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通过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在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人地矛盾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农民增收难的原因,虽然有市场、技术、物价、国际竞争等诸多因素,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最大问题。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省共有耕地10894.2万亩,人均1.5亩,大多数山区贫困县人均不足1亩。信阳市的平桥、浉河、商城、新县4个县区,人均耕地只有3分。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土地的使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但还是跨不过人地矛盾的门槛。扶沟县是全国的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典型,人均耕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78亩。尽管这里的农民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像绣花一样耕耘土地,但全县人均纯收入却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2003年,农业因灾减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锐减至1740元,农业经济的脆弱性显露无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土地经营增收乏力,迫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信阳市是河南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市10个县、区中有8个是扶贫开发重点县,776万人口中有85.72万人属于贫困人口。正是因为穷,信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全省起步较早,成效较大。2003年,全市有182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劳务收入达64亿元,创汇2000多万美元,全市农民纯收入的1/2来自外出务工。光山县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叫魏老榨,十几户人家不足百人,但近年外出务工致富的农民却先后盖起了7幢有模有样的楼房。新县县城有一片别墅群,远近闻名,那是由100多名出国务工的农民挣“洋钱”致富后盖起来的。河南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规模达13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劳务总收入每年可达528亿元,人均4700多元,比农业劳动力人均纯收入高出48.2%。 劳务经济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开辟了门路,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农民在外挣了钱,小富置家、大富兴业已成趋势,劳务经济正在催生着一大批“回归工程”。2003年,仅信阳市就有1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总投资额突破4亿元,吸纳了10多万当地农民转岗就业。全市城镇化水平较设市前的1997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变一家一户传统种植为现代化大生产。淮阳县四通镇时庄原来是个贫困村,1994年以来,该村平均每户有1至2人脱农务工,农业人口转移后腾出1000多亩土地,村里实行土地入股,办起了股份合作制农场,走出了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路子。目前,该村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500多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农民缺乏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有2800万人,但目前的劳务输出规模只有1300万人,并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外出农民工回流现象。究其原因,与劳动力素质偏低有直接关系。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外出农民工中高中毕业者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者占30%,小学毕业者占30%,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并且80%的人没有受过相关 技能培训。因此,他们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门路窄,从事的大多为简单体力劳动,很难找到岗位相对固定、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收入所限,他们又不敢丢下农业收入,只好进行季节性打工,农忙时回家,农闲时外出,这样又加大了岗位和收入的不固定性,增加了花费,减少了实际收入。 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土地合理流转。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已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大多数属兼业性质,为顾后路,家里承包的土地宁可撂荒也不敢将承包权转移;委托人代种,承种者则不愿或不敢过多投入,搞粗放型经营甚至是掠夺性经营。这两年,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农产品的提价,种地对农民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大。但苦于土地不能合理流转,难以向种田能手集中,现代化农业发展困难,农业劳动力的增收空间受限。 开展技能培训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因地制宜,分类明确培训方向。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源头培训。打破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应试教育格局,树立面向社会办教育的新理念。中学和高等学校都应加强实用就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二是从农民转移前抓起,搞好岗前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18—40岁的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转岗就业率为最终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学制,根据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三是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抓好岗位培训。引导用工单位充分认识提高职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而像注重技术革新一样重视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可委托职业培训部门代为培训。四是以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为目的,搞好产业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中老年农民为主要对象。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让他们放下田地不种、放下家务不管去“离职进修”很难办到。最好的办法是将培训阵地前移,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如开办农民科技夜校、举办广播电视科技讲座、印发科技资料等。五是以提高输出就业率为目的,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培训职能部门和培训单位要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质量的专业培训打造培训品牌。 困群体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州发改委《关于编制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绿春县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规划》,绿春县戈奎乡的一些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有幸被列入2011年度脱贫发展的范围之内,按照“年度一次性规划,年度实施完成”的原则,为确保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实际,特制定绿春县戈奎乡2011年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瞄准贫困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体,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深度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为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统一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实现好州委提出的脱贫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深度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摒弃“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力量搞好深度贫困群体道路、水利、农田、安居、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确保深度贫困群体受惠。 (二)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重点,依托现在州委给予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大好机会,整合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就我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方面下功夫。同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贫困地区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群众为主体,鼓励深度贫困群体多投工、投劳,充分发挥深度贫困群体在脱贫发展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深度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引导深度贫困群体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家园,合力推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民风民俗,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综合整治,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格局。 (五)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和各村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村庄,适度有序集聚,充分保留村庄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居住文化,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千村一面。在此基础上,坚持集约利用土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期分批,扎实有序地推进示范村建设。 (六)坚持统一政策、统一实施、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奖惩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施俄马村委会布都、格马、腊咪新寨四个村民小组。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使受益的村寨实现“十有”目标,即:有通村公路;有干净整洁的村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室或活动场地;有卫生公厕;有公共沐浴室;户有内外整齐干净的住房;有收入提高;有稳定可靠的产业;有好的管理制度。 四、戈奎乡情及深度贫地区自然村村情 (一)绿春县戈奎乡位于绿春县东北部,东面与元阳县沙拉托乡、俄扎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大兴镇相连,北面与红河县阿扎河乡、洛恩乡隔河相望,距县城4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52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乡共有4705户,20830人。居住着哈尼、彝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99.85%,彝族占0.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乡。由于受 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全乡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2010年,全乡人均有粮仅309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750元,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 (二)布都自然村:布都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大豆,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238.27亩,其中人均耕地1.1亩;有林地1175.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0户,有乡村人口217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人,劳动力1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格马自然村:格马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3.15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668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74.72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2427.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6户,有乡村人口404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人,劳动力3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3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腊咪自然村:腊咪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 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8公里。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672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158.07亩,其中人均耕地1.02亩;有林地839.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155人,其中农业人口155人,劳动力1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4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新寨自然村:新寨村隶属于戈奎乡俄马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国土面积3.32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166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大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89.43亩,其中人均耕地0.85亩;有林地1442.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0户,有乡村人口341人,其中农业人口341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五、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2011年,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1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覆盖231户,1420人。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按安居房、基本口粮田、农村清洁能源、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工程、通电建设、自然村内道路、自然村通行政村道路、劳动技能培训、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建设十个部分进行。总投资1345.22 万元。 1.安居房建设工程:民房改造 231 间(投资 231 万元)。2.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 基本口粮田建设 1420 亩(投资 142 万元)。 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节柴灶231 口、大阳能231 个(投资38.12 万元)。 4.农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饮水工程 4 件(投资80万元)。 5.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6.通电工程:通电工程往年建设完毕(投资0万元)。7.农田水利发展工程:新建农田水利14000米(投资140万)。 8.自然村内道路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41公里(投资480万)。 9.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培训劳动技能1112次(投资44.5万)。 10.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工程: 厩舍改造及养殖补助249户(投资99.6万)。 (二)资金筹措总方案 项目预算总投资 1345.22 万元。 六、时间安排 (一)制定规划阶段:2011年3月上旬至3月底;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4月上旬至4月中旬; (三)建设实施阶段:2011年6月中旬至2012年4月中旬;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七、工作职责 (一)县级领导小组职责。统揽示范村建设全局,审核建设规划,协调、整合、统筹各部门项目资金,督促、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顺利实施和完成。 (二)县发改委职责。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的各项具体工作,定期收集并通报建设进展情况,做好信息宣传,收集档案资料,组织项目验收,做好总结和资料归档,推广工作经验。 (三)县级有关部门职责。按照县级领导小组的安排,整合、调节、安排建设资金及物资,督促资金、物资落实到位,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参与各项建设,完成部门所承担的各项任务。 (四)戈奎乡党委、政府职责。制定建设规划,宣传发动群众,管理资金物资,组织实施项目,落实各项任务,整理档案资料,做好工作总结。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发展建设是州委、州政府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 7 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戈奎乡被列为全州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乡镇之一,项目来之来易,机遇千载难逢。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将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州、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作为各有关部门、戈奎乡党委政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用项目攻坚的决战态势,全力以赴,精心安排,深入落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做出亮点,树好样板。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由县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戈奎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县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工作。为切实抓好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戈奎乡成立以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联系扶贫工作的人大主席、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农技、林业、水管、民政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戈奎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具体工作。村委会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并层层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和责任人。为项目 8 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整合资金,统筹使用。县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县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涉及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村倾斜。各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加强协调沟通,尽量把建设项目安排在这几个村,发挥整体效益,避免撒“胡椒面”。县领导小组做好项目申报的把关、审查。县发改委加强对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项目申报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作。通过整合资金,确保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 (四)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深入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耐心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努力激发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依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让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唱主角,充分发挥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掀起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建设的新高潮。 (五)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县发改委定期组织开展对整乡推进新农村示范乡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坚持标本兼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全力保障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有序推进。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十有”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可有效培植后续财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质产业,选择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深度贫困群体人均5亩的经济林果,进一步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突破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发展壮大畜牧业,种养殖业并举,把畜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粮食产量可明显增长,通过对茶叶、八角、紫胶产业增加科技投入,可促使茶叶改造升级,增加产值,使八角、紫胶产业规模化进入盛产期,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通过对核桃产业增加管护投入,可巩固提高核桃成活率,从而为把核桃培植成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新兴的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可改变广大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长期以来“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直接增加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收入。同时,每个村寨拥有几个卫生厕所可减少疾病传播机率,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群众发病率减少,可节约就医费用。 (二)社会效益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改善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将得到有效整治,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基层组织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显著改善,农业增收、贫困群体致富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将得到明显增强,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将深入推进,有利于大幅提高村民整体综合素质。通过实施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展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农村新气象。 (三)生态效益 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环境。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将大大改善项目覆盖区生态结构,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改善项目村寨地质环境。由于实施卫生路、排水沟、改厕、改厩工程,建立了科学的村寨排水和排污系统,可有效保持村寨及周边原生态的地质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地下土层 11 的腐化,能有效预防项目村寨地质灾害的发生。 改善局部气候。由于实施绿色产业培植,进行植树造林,增加了植被覆盖率,通过光合作用,造成地物形态的结构改变,这种改变必然会通过各种过程传递到大气中,影响原有的大气底层结构,形成与植树造林前不同的局部小气候,创造了农业生态的有利环境。 戈奎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十日 附:云南省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