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化名)是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快到年底了依然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一整年都是客户主动打电话咨询我,让我帮他们配置资产,也不多,大都10万、20万的,有时候没有期限合适的产品,他们还表示非常不满。”
客户如同患上了“理财强迫症”,银行理财产品借此踏着跟斗云引领了一整年的爆炸式增长,负责理财产品的部门也成了银行内部的新宠。
“理财产品现在是银行的必需品,哪家银行没有,出去都不好意思跟同业打招呼。”金成开玩笑道。
根据统计,至2011年第三季度,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4743款,发行规模估计达13.35万亿元,而2010年全年为7.05万亿。
股市楼市低迷,市场渴望合适的投资渠道,收益完胜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备受亲睐;而流动性空前紧张,银行通过理财产品也极大解决了资金饥渴。
然而,迅速膨胀的理财产品规模让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许多曾经被掩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外界对银行理财的质疑声和担忧也越来越多。
短期理财产品是否暗藏高息揽储饮鸩止渴?“资金-资产池”模式是否规避信贷额度控制的“第二信贷部”?收益率屡被推高是否会陷入庞氏骗局?不公开的定价机制下客户收益是否有失公允?不透明的信息披露是否绑架了银行信用?
重重疑云把银行理财推至风口浪尖,行业内外的关注与日俱增,监管层的要求越来越细致,呼吁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成为各方共同诉求。
不透明的资金池
银行理财产品2006年初兴起时,产品投资标的很单一,基本上是债券或者本外币的结构性存款,以及一部分信托产品,银行将这些标的包装成产品来募集资金,投资期限、收益也完全按照投资标的进行设计和测算。然而,这些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对于全线产品高收益的需求,随着投资标的逐渐多样化,特别是银信合作产品的引入,银行摸索出一套资金池的发展模式。
“以前是先有项目再去找钱,现在是先募集一笔钱过来,再去找项目,找套利资产。”摩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的严骏伟(微博)表示。
2009年之后,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直线上涨,银行通过滚动发行理财产品不断募集资金,每一种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虽然不同,但是募集的资金都进入同一个“池子”,同时,银行借助信托平台不断拿出信贷资产组建“资产池”,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着资产池里的多笔资产,单笔产品的收益与整个资金池挂钩,像个黑匣子,局外人如同雾里看花。
2010年,银监会针对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出台一系列监管措施,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受到一定限制,但“资金池”模式已经被各家银行广泛采纳,用于进行组合投资,“资金池”里的资金被分别用于投资票据、债券、银行间市场以及委托贷款。
“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是资金池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指向同一个矛盾,即产品不能单独核算、不透明。严骏伟表示:“资金池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一一对应进行监管,到底是投向什么产品不清楚,银行的投资收益不清楚,客户收益率如何测算也不清楚,银行给客户的都是笼而统之的一些说法。”
此外,资金池里各类资产的风险系数不同,若将不同风险程度的产品放在一个池子里,将造成风险测算出现困难。
今年9月,监管层要求各家银行清理理财产品资金池,以实现单一理财产品单独核算,并要求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整改被要求在30天内完成,不按期完成的将被罚以暂停发行和销售新的理财产品。
由于要求产品与投向一一对应,银行不能再保持单个理财产品收益和整个资产池挂钩,部分产品的收益自然会有所下滑,尤其是一些短期内攀比式不断拔高的理财产品。严骏伟表示:“资金池逐渐被剥离,影子银行能做的事也会越来越少。”
监管剑指理财产品“资金池”,是因为这种投资模式掩盖了理财产品的投资痕迹,为银行拔高产品收益提供了操作空间,不透明的资金池从最初带给银行井喷式增长的金融创新逐渐变成风险聚集的敞口,经过几年的演化似乎偏离了最初的功能设定,成为银行监管套利的黑匣子。
虽然少数几家大银行慢慢摒弃资金池的做法,但大多数银行依然只能依靠运作资金池来开展业务,无法抽身。但在监管重拳出击之下,资金池模式面临着一场大的清理和转型。
产品投向存疑
实际上,理财产品对接的资产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投资于各类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然而,如今债券、票据的收益较低,股市、融资类信托投资又受阻的情况下,市场上普遍认为银行发行的高收益产品仍然投向了信贷资产。
银信合作的规模曾在2010年二季度时达到顶峰,余额近2万亿,约占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90%,2010年8月监管机构出台针对银信合作的监管文件后,银信合作规模被压缩,既便如此,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银信合作余额仍占据银行理财产品的五成。
然而这个结论银行并不认同,(微博)零售业务部及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旭阳表示,银行的高收益产品主要投向银行间货币市场和票据,“现在货币供给量紧张,同业拆借利率完全跟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挂钩,利率非常高。”
今年6月,7天及14天Shibor价格高达9%,并屡屡出现倒挂,与此挂钩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给客户带来相对较高的收益,然而,这一情况仅维持了一个月左右,银行间拆借市场价格随即回落,7天Shibor迄今已跌至3.2933%,曲线趋于平缓。
“拆借市场利率不稳定,随着资金市场的变化波动加大,短期冲时点时还可控,中长期来看,银行很难通过这个途径获得高收益。”一位中型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门经理表示,银行理财资金投向最大的三块是债、贷和同业,其间,监管一直叫停,银行遮遮掩掩,但投向信贷类资产的收益依然是维持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法门”,存量仍然不低。
融资类项目一直是银行的心头肉,银行透过信托等渠道投向表外信贷资产,在中间赚到的不仅是客户的手续费、高利差,还获得了因贷款规模收缩而即将失去的信贷客户。
因此,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在筛选表外信贷资产的时候也很谨慎,有很多质量不错的客户,碍于正常信贷途径的额度控制,银行必须通过理财平台留住这些客户,也为表内业务腾出额度,这部分贷款的收益其实相当可观。
针对银信合作,银监会最新的规定是,对2012年及以后到期的银信合作贷款,从2011年起,按每季度25%计入风险资产和计提拨备,这个规定把银信合作贷款拉回了表内,而除银信合作之外,银监会也试图规范包括非银信合作委托贷款之类的所有融资类理财产品。
“信贷一刀切,可能很多资金就不知道该投向哪里,大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对监管也持观望态度。”一位业内人士提到,理财资产配置的压力相当大,银行希望银监会能尽快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管理办法》,拓宽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范围,实际上,大家都希望能在更规范更透明的状态下重回信贷资产投资。
银行如此焦虑原因有二,首先,目前债券及同业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能满足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需求;其次,银行理财吸附了泛滥的流动性,需要一个投资出路。银监会91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后,对资产配置的范围更加明确。
“监管要求载明各类投资资产的种类和比例区间,比如说债券配30%,项目类资产配40%等等,这样每一类产品都有一个组合的权重,最后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收益率。”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马续田介绍,监管厘清资产配置的目的在于披露银行究竟按什么配置比率投资、制定收益率、收取管理费,也是为了让银行理财产品能够真正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