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正文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提升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是身体素质。近些年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存在障碍,有学者曾经统计过,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最高达42%,其中都是以神经症为主,并且患有神经症的大学生数量高于一般的人群。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其自身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选取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240名,其中男性130名,女性110名,年龄在20—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26±1.53)岁,从来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75名,偶尔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70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95名。 (二)研究方法 首先,对相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资料进行查阅,充分了解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其次,根据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50份,实际收回240份,有效的回收率为96.00%,将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分为正常组和非正常组。使用SCL—90自评量表对得分≥2分,≥3分的人数进行统计。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测试,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统一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的测试,测试指标为九项。最后,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数据填写至SPSS软件之中,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其所得结果。 二、结果分析 (一)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的状况 从表1中能够看出,在身体形态方面的分析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等影响不大。但在身体素质方面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说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高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二)心理健康调查状况通过SCL—90自评量表统计后得出,≥2分的是阳性症状,表示这样的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的心理反应,≥3分的为中度症状,表示这样的大学生存在着中度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有160人在这一项上面得了≥2分,占总人数的66.67%,在这一项上面得了≥3分的,占总人数的28.33%。由此可见,在本次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三、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在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精神病症,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方面,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大学生心理障碍体现出来的,很多学生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不喜欢参加一些集体性的竞争活动和项目,缺乏兴趣、反应迟钝。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课余时间又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也只是应付而已,慢慢地身体素质就会越来越差,上课时不积极,逐渐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大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中的态度不积极,不参加体育锻炼,很难在运动能力方面获得提高,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原因。 (二)影响心理障碍的因素分析 1.自身因素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范文

大学生受到自身身心特点的因素影响,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阅历比较浅,社会经验比较少,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导致其在心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 2.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竞争比较激烈,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相对比较复杂,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带来许多影响,再加上企业对人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大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太阳”,时间一长,错误的思想会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无论是什么事都要以我为中心”,导致这些大学生在小时就被家长养成了一种优越感和自尊心,并且在独立面对、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父母不正确的价值观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逐渐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斤斤计较的性格,造成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1]。 4.学校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时候学生学习体育、参加体育锻炼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对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逐渐地使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 5.身体素质因素 有许多学生因为体形很胖,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在学习一些体育动作时比较慢,比较别扭,感觉不如其他人,会担心同学笑话,缺乏自信心,逐渐产生自卑的心理。 6.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由于大学生自身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自身未来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对自我保健知识和意识方面的掌握和了解都比较浅薄,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这样发展下去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对204名大学生进行详细统计和调查后的结果发现,有66.67%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因此,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比较好,大学生的运动能力比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强,并且两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 (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身体素质的建议 各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有效提高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防范意识,控制自己在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心理方面的障碍,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质量。同时,高校应为大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促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变化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因为参加集体活动是有效治疗和调节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2]。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体育,进行体育锻炼,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参与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大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产生一种自我效能感,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和情绪。同时,应培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的运动能力。通常情况下,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在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等方面都比较差,这类的大学生一般都不愿意参加到体育锻炼的教学活动中,更不喜欢参加一些具有较强竞争性的体育运动。因此,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鑫强,苏志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关键词:身心健康 教育与管理 意义和内容 1、大学生开展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1.1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要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并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必备条件。另外,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也是发掘大学生潜能的前提条件。身心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2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身心素质包括个人的身体状态、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要以身心素质为中介,创新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身心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1.3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驱使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身心健康教育程度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大学生以在身心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的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4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是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氛围的需求 通过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利于同学、朋友、室友之间在身心健康方面的互助,既可对已有不健康身心的危害起到干预或减缓作用,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性格特征,这对于安定和谐校园氛围的维护至关重要。 2、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内容要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年级和大学生的现行身心健康状态来制定,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管理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与管理是开展大学生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学生工作者容易忽视的内容。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自理能力,但他们身处异乡,容易忽视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监视和改善,因此,学生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开展身体健康教育和管理。 2.1.1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天长日久,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进入大学后不少学校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要求不明确、不严格;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失去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形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制度约束或班级管理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增强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1.2 认真做好大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大学校园办学规模大,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有些学校卫生保健措施不健全或不落实,卫生保健教育工作不及时和缺乏针对性,对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措施差,学生缺乏卫生保健及防病常识,在校园集体生活中不注意公共卫生及个人卫生等,以致使流感、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因此,认真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校园和谐稳定,学生正常上课的基础。学生工作者要在平时的健康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教育,营造干净舒适的宿舍环境。当发现学生中有传染病源时,要及时做好应对策略,阻断传染渠道,避免传染病的大范围爆发。 2.1.3 促进大学生自觉开展体育锻炼 向学生宣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身体锻炼方案,可通过体育教学专题讲座、电视电影、广播等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利用班级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监督,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利用余暇时间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文体活动。 2.1.4 帮助大学生了解急救知识并学会自我保护 要在日常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应对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方法,要通过学校医院和其他渠道对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避免发生不正当,预防爱滋病、性病及意外怀孕对身体的危害。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2.2.1 对大学新生开展适应能力的心理咨询 大学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容易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抑郁等交织复杂心境。学生工作者要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变化,通过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的方式对新生进行适应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调整自我,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因此,对新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美、良好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才是现代人应有的健康观。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调节情绪,消除紧张、不安、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发展。心理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与适应的情况。”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这表明,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据《大众心理学》刊载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介绍,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发病率为16%~42%,其中神经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据《东南早报》报道,一名××大学的研究生因患有抑郁症而跳楼身亡。可见,心理障碍对高校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及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1.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过程。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集体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对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等不适应。其中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离开了父母,失去了家庭对他的约束力,加之学校管理不到位,便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熬夜、沉迷电子游戏、热衷泡网吧、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伤害。 2.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就业竞争激烈;家长们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越来越趋向一种感情支配下的病态心理,由此产生的非理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在道德、精神方面发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诸如职业道德的缺乏、贪污腐化现象严重、黄色网站渗透进校园等,对大学生的影响甚大。 3.个性特征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4.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够 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工作相对薄弱,大学生本身缺乏心身保健意识,心理保健知识更是贫乏。尽管不少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疏导和有效的矫治,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高校体育教学重视身体素质而忽视心理素质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功能 1.体育活动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 大学生的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完善自我的奋斗中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反映出不同的心理变化。通过参加某些体育活动,就会使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兴奋从大脑传到肌肉;肌肉的工作状况也可以通过运动神经传至大脑,使运动中枢兴奋,并释放出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物质,从而抑制由于挫折而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起到转移、分散注意力和放松神经的作用,使学生忘掉那些失意、压抑以及悲伤等不愉快的事情,最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挫折,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 2.体育活动能增强人的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失去自信心,陷入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充满了不信任感甚至敌意。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尤其是集体体育活动的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体育游戏。这些活动会增强大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忘却烦恼和痛苦,减轻孤独感;使大学生变得开朗、活泼,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使大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摆脱猜疑和不信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体育活动可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现在大学生上体育课,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项目的。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高低都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这样,会使大学生精神百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 4.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智力 体育活动能让人的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改善人的智力。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内心的紧张和不安,造成思维混乱,逻辑性变差,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如果经常选择一些可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理功能的项目(爬山、打拳),就能使大脑供氧充足,脑细胞功能增强,从而有利于人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 5.体育活动可消除疲劳 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做一些轻松的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延缓疲劳的出现,并可锻炼意志,做到不向命运屈服,不向困难低头。 三、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有益身心健康 1.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要想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就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游戏、慢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使人际关系融治,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经常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2.选择好的活动项目 要教育学生懂得,当决定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调治心理疾病时,要选择有效的体育活动:一是自己特别喜爱的活动项目;二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感觉有趣的活动;三是有针对性的磨练自己的意志的活动。正确的、合适的体育活动,不但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而且还能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3.适宜的强度与时间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益处,活动时间以半小时为佳。 参考文献: [1]段景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1 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包括日常劳动休息或者消遣,还包括饮食起居、穿着服饰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自身的调解,有利于扩大自身对外交往,培养更高的理想追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湖南省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令人堪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作息时间没有规律 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自控能力差,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作息时间不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该上课的时候睡觉。有些大学生习惯晚睡晚起,每天都得到一两点钟才休息,有的甚至晚上通宵上网,校外过夜、网吧过夜、歌厅过夜等现象层出不穷。长期以往,必然会引起恶性循环,不仅自身学业毁于一旦,而且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引发精神类疾病。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1.2 日常饮食没有规律 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晚上睡的晚,所以早晨起的晚,往往来不及吃早饭就去上课,饿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吃些饼干零食类的食品充饥,有的学生甚至养成了常年不吃早饭的坏习惯;有的男生抽烟酗酒,暴饮暴食,有的女生注重外表美丽,不吃食物以达到瘦身苗条的目的,或是节约伙食费就为了去买漂亮衣服,这些行为都是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时间长了,会导致许多学生患胃病,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业和生活。 1.3 缺乏体育锻炼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增添活力。但是随着现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占用了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校内文体活动的学生总数明显不如以前,而且缺乏集体荣誉感。学生的身体素质直线下降,造成大学生长时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肥胖症、近视眼、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差等一系列病症随之而来。 1.4 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地位。大学生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使用主体,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能够非常快的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并把此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而另一个方面,他们正在青春年少,易冲动,缺乏对事物正确的辨别能力,难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网络黑客、网络游戏社交、网络诈骗等方面。 1.5 抽烟喝酒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全世界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疾病,“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明确的写在包装盒上,但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无视,认为抽烟“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认为这样很酷、很有“范儿”,就忽略了烟草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而大学生喝酒的理由更是多种多样,各种“老乡会”、“生日宴”、“离别席”往往成为了大学生醉酒、酗酒的好“理由”,醉酒酗酒会造成人的思维混乱,影响人体新陈代谢,而且酒后滋事伤人的情况越来越多,一副 “天老大、我老二”的模样,使人变的更加野蛮、粗暴,喜欢惹是生非。 2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能够处于完全的安逸状态,不是没有疾病就代表着健康,身体不适、衰弱,精神紧张、忧虑等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健康不只是单纯地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方面,还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等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说,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健康教育就是指高校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优化学习、生活状态。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意识,激励大学生尽快的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并能主动地趋利避害,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概括的说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高校形成健康的环境;第二,提高以及维护大学生的健康,通过树立学习榜样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并能及时的改正;第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拜金主义思潮涌现,许多大学生感到生活压力大,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身心压力,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的发生;第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的自身保健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 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是由于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建立应当从自身特征出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高校最为社会培养全面健康人才的摇篮,在高校中开设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两极化和多元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已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提升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统一的概念。早在1990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WHO)就已明确的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不能真正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盲目的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对真正健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要切实转变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正确的规范自身的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开设有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课程,不仅仅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顺序的安排,还包括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个性的阶段性要求。对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必须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 3.2 高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 开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高校教师应注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充足睡眠对自身胜利功能的帮助,努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大脑细胞的能量和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储备,才能更好的运行,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使之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保证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3 开设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 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规律,想玩就玩,想学就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甚者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玩上,课余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高校通过组织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壮大学校社团的发展,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可以更多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文体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缓解自身压力,也可以利用一些文体活动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3.4 引导大学生放开心中顾虑,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婚姻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在辅导员中设立心理咨询就非常有必要。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减轻自身带来的矛盾和压力,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快的适应社会大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或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放松自我,在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能通过活动调解法、激励调解法等一系列专业方法来调节自身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同时要求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的早发现大学生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尽早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正确的对待、疏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女大学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高校女大学生健康存在状况 (一)女大学生道德健康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变脸”,去整容医院解决面子问题的女大学生络绎不绝,没有经济来源的她们,让家长承担了高额的美容费用。还有一些人,把穿明星同款服饰,买高档昂贵的化妆品当作一种时尚,追求高消费,对外在的过度重视和对物质的过分享受甚至诱发和促使部分女大学生进行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心理学的性别差异理论表明,大多数的女性具有细腻的感知、具体的思维、脆弱的感情,她们的内心冲突的较多。再加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就业、爱情、人际关系等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她们对待压力的情绪不够稳定、反应也比较强烈。 (三)女大学生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据调查,几乎在所有的院校中,女大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要高于男大学生;在成绩较好的学生中, 女大学生也占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在女大学生步入社会时并没有显现出任何优越性。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已然证明了她们的聪明才智,但是在面临就业时,她们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如她们看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现象,就会慢慢的消减了在校期间的自信和激情,变得不那么积极上进。女大学生的成绩较好,但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相对较弱,一旦遇到操作性强或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她们受挫严重,缺少深入学习的毅力和勇气。在新环境下,作息时间、人际交往、工作强度等等都需要快速适应,这就使得她们无所适从,对自己的未来毫无信心,慢慢消沉下来。 二、加强高校女大学生健康观教育途径 (一)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实践证明,不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很多女大学生道德出现状况的原因之一,所以进行女大学生德育教育,首先要以“三观”教育为主来增强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女大学生自觉争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四自”女性;另外,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女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良好的校园环境必须由良好的校园文化相依托,因此,高校必须把创建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重点,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使女大学生在其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主流媒体也应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宣传如张丽莉等典型形象,多播放如“感动中国人物”评比与颁奖宣传片等励志节目、多发表女劳模的先进事迹等,用典型的力量对女大学生进行教育,这对于女大学生提高道德意识、规范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进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科学的结合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的规律,聘请专业老师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辅导等多形式的活动,帮助女大学生正确的自我归因,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懂得如何合理地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校园里积极营造适合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充分合理地利用如板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内网站以及校内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普及女性心理知识,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三)女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途径。关注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并制定合理的医疗制度保障,如每年一次的免费全身体检,做到有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做好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让女大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高校也要多制定符合女大学生身体机能和兴趣爱好的体育课程及体育竞赛,引导和鼓励女大学生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升女大学生的体质;在学校和社会上大力开展女性健康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女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并提倡合理的、科学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双性化的教育模式,使女大学生不仅仅有温婉、细腻和善良的特质,还兼具理智、果敢、和坚强等男性优良品质,以塑造女大学生理想人格;在课堂上,将女性心理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和情景模拟并行,提高女大学生受挫和抗压能力;开设女大学生职业训练营,邀请一些成功职场女性与女大学生畅谈职业兴趣、职业规划、求职经历以及处世之道;组织女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实习工作,让她们在真实的社会大环境中开拓眼界、锻炼才干、了解社会需要的能力与品质,以便回到校园后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健康政策及其他社会公共政策,为女大学生在社会上公平竞争提供基本援助和法律保障。 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她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从而关系到21世纪中国人口的素质。因此,加强女大学生的健康观教育,使她们在思想道德、心理、生理基础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展现现代女性魅力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同时也对提高人口素质及小康社会的建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萍.关注当代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一座沿海城市高校女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2006 [2]中国新闻网:吉林省妇联对吉林大学等五所高等院校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2007 [3]中国妇女研究网: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的主要受害者多为女性,2014 [4]王延奇,李世荣.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研究及提高对策:教育与职业,2006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民的身体健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根。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提及的“《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和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状况却背道而驰,不断下滑。《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一书中叙述到:“自从07年颁发中央7号文件,全力提高青少年体质以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滑20多年的势头有了改变。”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员、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冯连世说,这些“改变”包括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趋势,与中学生相比,被“改变”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多项运动项目显示,中学生的数据目前都已止跌并逐步回升,但大学生耐力素质依然持续下降”;“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青少年总体的体质状况与欧美、日韩等国相比仍有差距。早在十多年前,“体医结合”这一概念已被人们所熟知,可以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为体育运动与医疗相结合,即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代替医疗,使身体回复健康。“体医结合”是康复人群、病症人群、病兆人群、亚健康人群迅速回归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方式。青少年体质下降是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到遗传基因、膳食营养、合理运动、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任何领域出现短板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所说:儿童肥胖是整个社会的过错,而不是孩子们的过错。因此,健康不仅是青少年个人身体发展变化的结果,社会及其制度亦对之产生影响并负有主要责任。 2.学校体育如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具有基础性作用。学校体育工作蕴含着健康与教育两大国家战略,是这两项工作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所在。如何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健康指标,考验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实践路径。2.1强化青少年的体育意识。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身体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呈现为一条生命曲线。婴儿、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阶段,身体在每个生命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机能水平与生命样态。基于身体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学校体育就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在生理生化水平上改善调节身体的退化与异化,进而优化身体的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青少年虽处于身体的上升期,也要对不同的生命周期有所了解,学校体育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在不同生命阶段发展不同的身体能力,柔韧、力量等基本身体素质的发育有其自身的敏感期,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期,即使再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只有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意识,才能将“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2.2对青少年的“健康第一”教育不可缺位。2013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9.48%,意味着每100个人中不到10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水平非常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学校教育一头连接健康手段,一头连接健康知识,既自成体系,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必须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养成。学校体育要进一步丰富“健康第一”的内涵,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提升健康素养,培养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技能。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2.3青少年的运动技能教育不可缺失。纵观目前世界各国国民的健康水平,由医学知识进步和医学技术提高所催生的国民健康水平的改善幅度不断地缩小。当医疗手段对提高国民健康的贡献日趋微弱之时,非医疗手段的作用与价值便获得时代青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在学校中开展体育运动,传授相关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最本质上就是要扼守住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上游关口,注重预防。《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表明,我国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不主动体育锻炼率达72.2%。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30万人因缺乏运动而过早死亡。实际上,运动不足不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它还涉及到运动技能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要求学生达到的“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是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推手,过去的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运动技能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忽视了运动手段与技能方法的传授。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的运动技能除了本能性动作之外,其他动作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与传授所习得。因此,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要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根据自身需要掌握操作身体的技能。可以说,运动技能的传授,是连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纽带,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手段。即使学生离开学校也可以通过自身掌握的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中陶冶身心,收获健康。 3.结语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形态,在推进“健康中国”,尤其是以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健全人格当中,既可为又不可为。对学校体育教育和医学相结合,和社会相结合,要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依然需要体育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研究工作方法,以医学和教育的理论为指引,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更快更好地为大众健康的促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华.医学院校体育服务学生专业成长研究—生理学、保健学视角下的体医结合尝试[J].体育世界,2014,9(9):131-132. [2]王海等.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2(32):78-81. [3]王瑜等.体医结合全民健身服务模式内容研究[J].运动,2016,9(146):132-133.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从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几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教学改革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活是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有精力去学习,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等院校设置体育课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更是为了学生的体质发展而进行的。 一、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是体育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体育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强健的体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由于受到学习压力和社会激烈竞争的影响,大学生经常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加之缺乏必要的身体练习,因此身体素质状况逐渐下降。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其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能很强,但身体素质差、缺少锻炼的大学生。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表现为学习和工作容易感到疲劳、耐力差、精力不旺盛等。 (二)高校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围绕道德、文化、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的相关内容而展开的,而身体素质是这些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大一和大二都开设了体育课,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但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这使得一些不经常锻炼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长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虽然大一大二开设了体育课,但是一周通常只有一到两节,要想只通过这一两节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是很难达到的。与此同时,许多高校锻炼场地和器材的不足也影响了体育教学。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目不断增多,但是体育场地和锻炼器材却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此外,综合性的体育场馆更少。 二、造成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偏低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是根本原因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升学率和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小学评级的唯一标准,同时对中考和高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通常只是敷衍了事。虽然教育政策提倡减负,但是效果甚微,学生家庭作业依然很繁重,而有些家长还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奥数、绘画、音乐等培训班,孩子仅有的一点锻炼时间也被挤占了。学生中学阶段的体质弱,将直接延续到大学,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应试教育体制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低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缺位和社会负影响 分析大学生耐力差、柔韧度差、肺活量低的直接原因是大学生体力劳动较少、体育锻炼的强度不够,特别是长跑运动不够,其中有时间安排不恰当的原因,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学生的饮食不合理,使得肥胖学生的比例加重,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的一个原因。大学生体质整体走下坡趋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却忽视了让孩子的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一些孩子不但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学生的体质整体下降。 大学生体质下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工具的改进、家务劳动的减少、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因素造成了体力劳动量的减小。特别是上网玩游戏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休闲方式。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上网打游戏入迷的学生占有18%以上,上网入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于此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喜欢滑板、街舞等比较时尚的项目,像传统的跳高、跑步、跳远等运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体育课的模式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改进;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大学生联赛项目很少、没有普及,中学更没有联赛制度,大多数的体育人才集中到体校中,无法带动普通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教练制在大学还没有普及,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总之,我国体育教育比较单一,若不引起高校和教育有关人士的关注,不积极地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体质的连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四)体育设施陈旧单一,数量不足 有些高校现有的硬件水平还比较差,很难适应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有不少学校让五六百名学生在不宽敞的操场上做运动,显得十分拥挤。还有不少高校的篮球场变成篮球、足球、排球等的混合运动场。有一些学校连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都保证不了,只能租场地或者借场地来举办运动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扩建、修建教师住宅区等等,使得现有运动场的区域也在不断的缩小。 三、对高校体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做好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工作,把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教育相结合起来,作为高校全面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做到以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采取的是学分制,在大学四年里修够学分即是完成了体育学习任务。大学生的大量的业余时间是受自己自由支配的,没有教练制和联赛制的限制,缺少对身体状况有针对性训练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通常只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的不规律、无指导、无时间约束的自由运动,有的学生甚至因为不适宜的运动而伤害了身体,造成运动损伤,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初衷反而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具有群体性的、有指导性的运动,建立各类型的联赛规则、制度和实体,从而加大高校内部有组织的各种比赛频率和力度。 (三)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 据统计,在9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例如瑞典,全国有27292个体育俱乐部,在7―20岁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至少参加了1个俱乐部,政府规定:只要5个青少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1小时,每人补助17克朗;日本有体育场馆设施21.86万个,平均每500人有一个体育场,每2680人有一个室内体育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场所和运动器材人均占有率非常低,其中,学校人均比、单位人均比和城市比,也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和中等国家的水平。所以,增加学校和城市的体育设施投入、提高高校体育运动场所、加快更新体育运动器材的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预防只注重传授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达标的问题;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也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对客观条件进行改革外,也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总之,针对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要树立“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生体育”为目标,调动高校大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他们以后建设祖国以及提高他们的个人生活品质奠定体质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健康教育 现状 体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生理、心理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受教育群体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改正不良卫生习惯,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首次提出健康教育的概念。明确指出,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我校在2000年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笔者多年来一直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其他高校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上好健康教育课,如何使学生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的探索,并能从实践中不断提高。 一 高校健康教育现状 1.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根据我国1979、1985、1991和1995年全国大规模的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7~22岁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呼吸机能、肺活量普遍下降,大学生的下降幅度最大。学生学习负担重和体质下降的矛盾长时间找不到妥善解决的办法,这种状况从中学引带到大学,这就是导致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幅度最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自我保健能力较差是大学生患病的内在因素;长期的心理应激和超负荷定势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 2.健康教育形式 由于健康教育的形式单调,导致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实践还在低水平徘徊。多数大学生对现代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片面认为身体强壮、没有病就是健康。既导致对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又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导致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于得到印证和应用,不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对327所高校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约30%高校为体弱多病、身有残疾的大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其主要内容是气功、养生术、太极拳等。 3.健康教育的师资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专职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大多数高校健康教育课是由校保健医师或体育教师兼任。但他们教学经验不足,同时受知识结构的影响,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学、社会医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做好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二 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将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次调查表现在:一是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部分院校领导把健康教育错误地理解为单纯的健康基础知识的教育,致使有些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时有时无或根本没有开设;二是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配备不足;三是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不切实际。 2.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形式及评价不够合理 健康教育是知识、意识、日常行为和能力的综合教育。由于高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观念理解上的误区及其他多方面原因,健康教育课程被列为选修课,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因而,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显著,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就难以实现。 三 高校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1.明确健康教育目的 重视健康的自我管理。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保持健康状况良好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主宰健康,管理健康,实现健康水平的提高。 2.完善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进行明确地定位,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对开课的时问、内容、学时要有明确的规定。加强校园健康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实现健康综合管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健康人的工作,学生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健康观念的树立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学校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其次,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包括学校教务处、医院、后勤、各院系、学生组织等,做到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4.切实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是从健康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时代特色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突破单纯的生物医学框架,涉及体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学校应针对此特点,加强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特别是现有教师所缺失的学科培训。 5.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大学生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同时教学中涉及的人体生理知识、生物医学、心理学等内容又较为抽象。因此,建议各高校应加大和落实对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增加必要的挂图、模型、影像等,并把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教学意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淑民、师德明、马淑琴.面对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3]邓毅明、武晓君、大学生.“健康教育与体育”.基本知识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4]田本淳.健康教育在新世纪卫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l.1(17) 关键词: 体育保健课 大学生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前言 按照国家教育部“尽可能地安排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的文件精神,普通高校应该从师资到运动场地等方面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予以体育教学上的保证。但目前在高校开展针对这些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并不多。 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中就已经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美状态。”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强调了健康的概念: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了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促使人们对体育运动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意识到体育的意义与功能不仅是健身,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 1.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扩大招生人数,放宽大学生入学的体检要求,病、残、弱特殊群体学生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保健课就是为这些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我们认为:为高校“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是全面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一,他们有着健全的大脑、和常人一样的思维,表现出与同龄者一样的心理特征,渴望像正常的学生一样参加体育运动,并有从运动中获得锻炼身体、使自己早日康复和愉悦身心的欲望。其二,这部分“特殊群体”因为自己身体某方面有异常,参加体育运动受到制约而感到自卑和烦躁,这样的矛盾心理使他们不愿与普通学生一起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而远离体育,高校体育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应从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加强高校保健体育课的教学管理。 2.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2.1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是指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本春老师对2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部及体育保健班368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选修保健课的学生中有65.5%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机能并没有疾病,只是体质较弱,这一部分学生选修保健课的目的都是为了体育成绩能够及格;另外占比例较大的是运动禁忌症和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疾病和肥胖,其他较为严重的身体疾病不多。应引起注意的是心理疾病在调查人群中占1.4%的比例,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和忧郁症。研究中发现,缺乏体育锻炼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在因素,长期的心理应激和超负荷的定势是大学生患病的诱发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外在因素,另外还有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等。 2.2原因分析 2.2.1精神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大学生休、退学的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基本在30%左右。据统计,在天津的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的大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疑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北京市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心理疾病或精神疾患在不少大学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大学生比较尤为严重,因为他们是“特殊群体”的人,极易产生自卑、恐惧、焦虑、偏执等心理,因此,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生理健康问题更不能忽视。 2.2.2精神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据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1978~1988年10年间,学生因精神疾病休学的比例有所增加,1982年以前均在30%以下,1982年以后各年均达40%左右。而国内同期不少高校的心理卫生调查也都证实了这一点。在精神疾病休、退学的人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患者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有的因神经症而休学、退学,但更多的则仍在继续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已受到严重影响。 2.2.3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较高。 《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即有约8000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1989年,原国家教委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进行了抽样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国心理学者樊富珉1995年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大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且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北京地区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有25%左右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 3.体育保健课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3.1体育保健课能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 3.1.1体育保健课能预防心血管病变。 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血液变得很健康,血液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白增加,营养水平、代谢水平提高,血管富有柔韧性;心肌强壮,有效改善心率,心脏的工作能力和储备能力提高;有益于降低血压、血脂和控制血糖。 3.1.2体育保健课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在上体育保健课的过程中,呼吸加深,吸进更多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 3.1.3体育保健课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 由于运动中肌肉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大增加,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胃肠消化功能加强,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增多,消化管道蠕动更强,胃肠和血液循环改善,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更充分和顺利。 3.1.4体育保健课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耳聪目明,精力充沛。 3.1.5体育保健课能预防骨裂。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裂,骨裂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均会发生。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通过提高骨质密度和骨的强度达到预防骨裂的目的。 3.1.6体育保健课能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 众所周知,过分肥胖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寿命缩短。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柔韧,控制体重,改善体型。 3.2体育保健课能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2.1体育保健课能调节情绪。 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所起到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 3.2.2体育保健课能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形成方面起很大作用。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 3.2.3体育保健课能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他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4体育保健课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长期坚持上体育保健课,可使那些有生理缺陷或某些疾病的学生的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呔发挥作用,内啡呔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这些学生上体育保健课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他们的头脑从担忧及其它紧张性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导致身体适应和积极的自我表象,这两者都将提高他们对应激的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张本春.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严格化,甚有部分人难以承受社会压力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少数人选择轻生。当前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或培养,不仅仅要求在理论上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看好强健体魄人格、抗压能力大、心理健康。而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在确保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往体育课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体育课上课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或围着操场跑圈,锻炼强健的体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更多的高校忽视,大部分学校未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渗透心理教育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2]高校体育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国内外文献表明,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减轻人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在体育运动中不同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体育教师能够判断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经过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控。 (二)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在面临困境的状况下可以判定,但困境同时也在成就意志品质。捉摸不透的天气状况、动作难度的高低等外在因素决定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在克服外在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客服自身心理障碍。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在身体体魄方面得到锻炼,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体育运动将身体的的锻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幼儿园开始到高校,体育采用的教学方式除去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室外,只要学生身体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运动。要想体育教学成效显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有些体育教师不负责任,一上体育课就先让学生跑圈,这样做根本达不到课标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骤增,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情感和心理方面产生共鸣,这样体育教堂才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局面,即教师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再单单是完成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若学生的性格比较急躁,这时教师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五子棋、围棋、太极拳等活动,多多磨炼他们的耐心以及提高自控能力;若学生反应比较迟钝、遇事踌躇不前,教师应该组织这批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灵活性比较高的项目,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克服他们犹豫不决的心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给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师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 学生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中的引路人,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人格魅力决定课堂效果的好与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抗压能力超群。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引导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然就算教师教学成绩如何优秀,不被学生认可也无济于事。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做法是明智的,被学生及教师所认可的。体育教师应该多多研究灵活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育出优秀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戴杰.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教学探索,2012(8):66-67. [2]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