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趟谁都可以上车的双层巴士,但除了TVB的人,没多少香港人来这里。
早些年,有内地影迷心心念念要来此地朝圣,一路辗转问路,却被香港阿伯诧异地反问:你去那里干什么?很偏僻的,都没人去。
近些年,专门来的内地影迷少了许多。相比外人禁入、只能在门口留影的TVB,以横店为代表的内地影城吸引着越来越多观众;买一张票即可走马观花,算准时机,还能遇到自己喜欢的演员。
被横店吸引的,不只是观众,还有北上的TVB艺人。以1997年为起点,港人北上,陆客南下。内地影城的殿宇阔大,街市逼真,置身其中做戏,有翻倍的片酬和助理……谁会一直留在一条古装街拍遍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摄影棚里苦捱?
曾经的TVB以不变应万变,但如今,香港已非“独家村”,TVB也不再抗拒变通。
2017年11月,TVB迎来五十寿诞。半个世纪的光景,香港和内地的变化天翻地覆。
在人心激荡的时代巨浪里,驶发于狮子山下、曾与几代港人结成血脉关联的TVB,正渐渐驶入偶像的黄昏。
但没人甘心坐困愁城,尤其是有四千多员工和艺人的TVB。
新的平台已建好,旧人回朝,新血上位,再杀去内地网剧市场分一杯羹……50岁的TVB努力要摆脱“中年危机”,曾在影视业黄金年代风光无限的这艘巨轮,正随着时代的潮流颠簸前行,并寻求合适的转向时机。
回归
“我确定要回来了,因为我已经流浪了太久了。”53岁的郭晋安告诉火星试验室,他对TVB始终有一份乡愁。
回来,是因为离开过。
▵郭晋安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郭晋安揣着一颗反叛的心,离开香港,北上内地。他的回忆里,彼时的横店影视城刚起步,北普陀影视城更是苍凉。强压住想解约的心,郭晋安一口气拍了《京港爱情线》《新龙门客栈》,2000年后又接拍了《杨门女将》和《宝莲灯》。
有了在内地的历练,郭晋安回到香港第一要紧的事,是跑去和时任TVB戏剧制作总监梁家树求戏:“我回来了,我现在已经不同了。如果有的话,你可以给我一个机会。”
梁家树把郭晋安带到1999年台庆剧《创世纪》剧组,让他演了男三号马志强,戏份仅次于罗嘉良和陈锦鸿。和他演对手戏的是蔡少芬。剧中除了古天乐、邵美琪、陈慧珊这些当家生旦,一众酱油龙套由黄宗泽、马国明,和还在第十三期艺员培训班上课的学员林峰、杨怡等人担当。
《创世纪》的监制是戚其义。100集的戏,耗资1.5亿港币,是当时TVB制作成本最高的一部。在香港播出时,每晚超过50万人追看,收视份额高达95%。2000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引进了这部剧,创下了收视高峰。几年后,湖南卫视播出,收视率又居同时段全国之首。
“创造晴天,兑现宏愿,来给这世代留念,宇宙怀念。”主题曲《创造晴天》唱出的,是还在港剧黄金时代的TVB,对征服下一个电视世纪的信心。
一转眼来到2017年,TVB拉起一班人马,和内地网剧平台合作,决定《再创世纪》,复苏一段辉煌。只是当年的原班艺人各有炉灶,再难凑齐,郭晋安和杨怡成为仅有的两部皆参与的演员。
郭晋安回忆,《创世纪》里的杨怡“训练班刚刚出来,在戏里只是拍一个小职员”。现在,她已经成为当家花旦,在台庆剧里和郭晋安演夫妻。
18年过去,罗嘉良目前在内地不温不火地拍着戏,陈锦鸿签约港视但未再拍一部戏,蔡少芬凭《甄嬛传》在内地爆红了一把,赫赫有名的戚其义,离开TVB后,被内地的“小鲜肉”张翰逼得折戟沉沙……只有郭晋安,早早北上,早早回巢,终于苦挨出头,以三届视帝的资历,波澜不兴地守在了TVB。
对TVB有乡愁的,不止艺人,还有一班电视剧金牌制作人。随着TVB的高层动作,许多曾经离开TVB的幕后,近年陆续回巢。
金牌编剧陈宝华写过《我本善良》《真情》《十月初五的月光》《妙手仁心2》等畅销剧集,视TVB为母校。
▵TVB剧集(合拍)总监制陈宝华
1985年,陈宝华从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毕业,放弃做老师,也没去中环做售楼小姐,来到清水湾的TVB做了编剧。她人生第一份工,TVB开出的月薪是3250港币,比当老师低了1750港币。
刚入行的陈宝华负责写跟时事有关的电视剧。香港的编剧素来有“飞纸仔”的传统,TVB的时事剧更是“唯快不破”。陈宝华还记得,剧本星期一写,片子星期二聊卖点,星期三拍,星期四播。高压紧张的节奏,让她和其他新人编剧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离开TVB后,陈宝华在亚视待了两年半,又在北京打拼14年,和李少红、李小婉等内地影视大腕合作多年,点过陈坤、周迅为自己笔下的主角,也写出《荣归》这样的大戏。
在TVB以外的世界,陈宝华赚过钱,吃过亏,长过见识,累积了经验。她终于明白,香港电视人其实很幸运,“半个世纪,TVB栽种了多少人的感情在华人心里,在这里面写一个好的剧,你会事半功倍。”
现在,她被TVB节目及制作副总经理杜之克请回来。“回来是50周年,就是为港剧奉献一份力量吧,送一个礼物去母校。”她对火星试验室说。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正在漏夜赶科场。2017年10月30日起,TVB翡翠台每晚7点播放内地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戏里,TVB曾经的当家花旦胡杏儿不顾身孕,对孙俪饰演的角色张牙舞爪。
胡杏儿和她粉丝原本期待,这部戏能复制蔡少芬在《甄嬛传》里的成功,未想时移世易,大女主戏里的光辉只属于主角,单薄的女二号胡咏梅并没太多发挥空间。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好歹为离巢的胡杏儿赚足了眼球。许多其他前TVB演员,在一些不温不火的内地电视中默默地出现,又默默地谢幕。
比如黄宗泽,早几年去内地,拍了电视剧《面包树上的女人》《少年神探狄仁杰》《神探杨金邦》《爱让我们在一起》《偏偏喜欢你》……没有水花,只落下给二线内地男演员作配的尴尬。而回到TVB后,黄宗泽在《点金胜手》《警犬巴打》《幕后玩家》等剧中如鱼得水,光芒摄人。
这些年,不管是艺人还是TVB,越发明白,简单将TVB演员和内地演员一加一,结果往往“膠味透顶”(意即无聊透顶)。香港回归10周年时,TVB 和中央电视台合拍的那套《岁月风云》,最终未能达到他们对合拍片的预期。倒是从2017年开始,TVB和腾讯视频、爱奇艺合作,由港方人马独立打造的《使徒行者2》《踩过界》(内地引进后改名《盲侠大律师》),叫好又叫座。
如今,在两地合作中,纯粹的TVB演员阵容、制作班底、故事配方,更被观众接受,也成为内地投资方的重点要求。
2017年,黄宗泽参与主演的TVB经典之作《溏心风暴3》会上映,并在内地网络平台首播。
“内地观众也非常追求港剧风味,我知道很多内地观众都特意看粤语版,然后看字幕,因为《溏心风暴》这种港剧要看粤语版才能够抓得到那种神髓。”《溏心风暴3》总监制刘家豪向火星试验室强调。
2016年,TVB面对内地的广阔市场,对戏剧组进行改革优化。金牌夫妻档监制刘家豪及梅小青受邀回巢。
▵TVB戏剧(合拍)总监梅小青(左)、TVB戏剧(合拍)总监(右)刘家豪
他们夫妻在TVB前后20年,打造过《法证先锋》系列、《溏心风暴》系列、《宫心计》等,2012年两人离开,制作的《卫子夫》在内地网络播放量过亿。这样的履历正为TVB所需。现在,这对“大神”的名片上印着“TVB戏剧制作总监”头衔,后面括号里有两个字“合拍”。
让这一对“神雕侠侣”专门负责合拍剧,是TVB在电视剧改革中的重要一步。
惊心
“香港四家电视台,我已心淡,唔睇!”脸书上,香港年轻观众诉说对本土电视台的心灰意冷。
内地观众没那么惆怅,乐得用曾经的金句调侃着TVB的危机:“感情的事呢,是不能强求的。”“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你肚不肚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失去观众,是TVB改革需要解决的最大现实。
过去十多年,随着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发展,电视的影响力在全世界都日渐消退。香港更是如此。
香港立场新闻曾作一期“黑箱背后”的专题,回忆曾经香港人买楼置业,踏进单位,脑中所想的第一件事是“那个黑色的小箱子究竟摆哪边好?”如今,不单电视机愈来愈薄,愈来愈多人家根本不设电视机,甚至以“我无睇(本地)电视几多年”为荣。
2009年起,TVB每年的皇牌剧集收视率不断创下新低。曾经在香港人的词典里写下“电视就是无线,无线就是电视”的TVB,曾经“喂养”了几代内地电视剧儿童的TVB,渐渐变成了被年轻人排斥和取笑的“咸丰古董”。
这危机早在上个世纪就埋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琼瑶和内地合拍的《还珠格格》开创先河,全台湾班底的偶像剧《流星花园》再下一城,与此同时,内地如《雍正王朝》《牵手》等佳作渐渐出现。到2003年,当张纪中和台湾杨佩佩加入拍摄金庸作品的战团,TVB失去必胜的皇牌。
除了观众的离去,“资金短缺+市场狭小+内斗损耗”与“内容粗劣+薪酬锐减+人才离巢”等伤害,互为因果地拖拽着这家电视工厂的发动机。
2016年,出现“花旦荒”、“小生荒”的TVB连失多名大将。当家花旦中,佘诗曼经历短暂的回归后再度离开,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徐子珊和陈法拉也选择离开,去向未定;钟嘉欣在8月升格当妈妈,人生重心从工作转移到家庭。小生方面,郑嘉颖、林峰、吴卓羲等人离开,黄宗泽也在不久后约满,并于2017年在邵氏开了工作室。
除了电视剧,TVB的另一大产品综艺组,也常常被网友认为内容千篇一律,老梗翻来覆去使用,“闹到黐线!”
曾是TVB员工的香港编剧、导演林奕华,在《等待香港》一书中,写下自己收看2009年京港两地“春晚”的感受。在央视春晚的跨年倒数仪式上,他看见杨利伟作为嘉宾被请至现场。“这安排明显是要给中国未来的发展许下更大的期许:国人不应把目光只放在十三亿人口脚下的土地,更要放眼辽阔的太空。” 林奕华感慨。
他把电视转回TVB翡翠台,却发现这厢屏幕里有一堆人还在嚷着“赚多啲搵多啲”。
林奕华看见了两地电视传媒对待求变的不同态度:无线是能不变就不变,央视却在有限的空间中探索自己的美学,并尝试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生活形态正在改变。
那一刻,他想起听过的一句话:“香港人的希望不在香港,在中国内地。”
2011年回到TVB综艺组的余咏珊,虽无林奕华的深刻失望,面对老东家的老态龙钟,也怀着一腔感伤和唏嘘。
余咏珊悲哀地发现,综艺组的结构已经散了。一心想做好内容、心里还爱着自己的工作、也爱着香港电视的节目编辑,她在心里数了数,十个都凑不齐了。
▵TVB助理总经理余咏珊(左)、TVB副总经理杜之克(右)
上世纪80年代,余咏珊在TVB与王晶等担任《香港小姐》《劲歌金曲》的编审,创造TVB节目全盛时代。她想起那时候同事们的意气,晚上下班后去看电影,看到12点后再回公司,原因很简单:难道要回家?当然是回公司,公司比较好玩。
一代电视人和TVB彼此成就,余咏珊在TVB长大,见证港剧自此而生,也目睹过华人娱乐圈的高光时刻。如今,她看着香港娱乐圈星光黯然,和港剧的气息奄奄。
“过去十来年或者是二十年,TVB已经慢慢地掉下来,已经掉到年轻人没有人看了,这个是现实。内地走的越来越前,这对我们来说很痛苦。”她对火星试验室感慨。
余咏珊还记得很久以前,TVB的员工去内地和湖南卫视合作,对方觉得“你们TVB很厉害”。
“现在,我们眼界也没有了,制作的经费也没办法和内地比,胆色也没有了。整个制作团队就变成在一个小地方里面做小的事情。”
在过去一台独大、收视率为王的情形下,TVB的成功遮盖了许多突破的诉求。“所有老人家都不离开,也不太想往前走。下面的人就没有办法上去。”
旧血不流动,新血输不进来,“圈子里已经很闷”。
内地的电视综艺此时则在飞速发展。在余咏珊看来,内地“最厉害的团队就是很年轻,很像我们以前。最好的人都进娱乐圈,在电视里面去想一些新的方法处理事情。那种魄力,和我们80年代TVB的状况一模一样,一点分别都没有”。
许多有想法的年轻人找到余咏珊:珊姐,我打算走了,这样下去不行。
余咏珊一个个把他们“哄”回去:“不行不行,你看内地消化一个作品的能力多快啊,以前对台剧这么喜欢,过了;然后日剧,过了;韩剧,也差不多过了;现在是美剧,也过了。我们等,等观众把全球演艺的产业都消化掉。”
余咏珊觉得和全球娱乐比起来,香港是个小地方,TVB更是个小地方,这个小地方从来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小情小趣。外面流行的综艺,不管多么火爆,总会过去。
2013年,香港版《爸爸去哪儿》—《爸B也Upgrade》在TVB播出,不少人大喊失望,认为从内容到制作都比预期差很远,和内地版本相比,也显出了浓厚的“小家子气”。余咏珊不认为《爸B也Upgrade》是TVB的重头戏,也非TVB在着意模仿。在她看来,TVB无谓跟风,也跟不好这趟风。如果盲目效颦,输掉的是一个制作人的自尊,也是TVB这家老店的口碑和颜面。
和感性的余咏珊比起来,2015年才进入TVB主平台工作的杜之克更加理性。来TVB前,杜之克前半生工作一直围绕“怎么样跟TVB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如今要给TVB诊脉治病做手术。
2015年10月,杜之克开始掌舵剧集和综艺的制作。整个“十一”国庆,他只做了一件简单的工作,从过去10年TVB每年生产的20多部剧中,找出收视率最高的8部,统计一下,谁是编剧,谁是制作人。然后再看这些人里有多少还在TVB。
情况很糟。“制作人那边还好,大部分都还在。但是编剧超过一半已经不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TVB电视剧会出现那些问题。这是当时我们面对的非常大的窘境。”他对火星试验室回忆。
除了人才流失,整个团队的老态也让他心惊。
和综艺组一样,TVB乃至整个香港的电视界都出现老龄化,年轻人进来的不多,而且一般都熬不久。“今年TVB要庆祝50周年,但是我们两位都已经不止这个岁数了,而且我们在我们的团队里面还不算非常老,那就真的出问题了。这个问题很大。”
杜之克某次召开重大会议时发现,列席的经理、主任一共6位,每位都超过60岁。他觉得世界上不可能再有任何一个电视台甚至公司,会出现这样一个会议。“这个和现实的世界差距太大”,以至于他产生了强烈的“魔幻”感。他知道,这里一定要发生大规模的改变。
电视行业的一日千里,督促着大变革要快点到来。“不要说十年,再过五年,世界上纯粹做广播的机构不会太多了。”杜之克预测。
造星
刚刚播完的《使徒行者2》中,欢喜哥笑到了最后。
厚嘴唇、发迹微秃的男演员许绍雄,终于在演了半辈子绿叶角色后,凭借《使徒行者》的覃欢喜,有了广为人知的角色,并在续集中升级为主演之一。
这一年,许绍雄66岁,距离他参加第一届 “无线艺员训练班”,已过43年。
1971年,邵逸夫仿照邵氏艺训班成立“无线艺员训练班”。四年前,邵逸夫和他的合作人,在狮子山下宣告香港首家商营无线电视—TVB成立,全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那一天,是邵逸夫60岁的生日,港督戴麟趾乘直升机到现场主持开台典礼。
上世纪60年代,邵氏电影王国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邵逸夫透过日本电影公司的兴衰和电视公司的崛起,意识到不过两百员工的TVB,将成为香港的未来。
第一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在此背景下开班,学员有吕有慧、陈嘉仪、庄文清、郭锋、高妙思、苏杏璇、黄允材、甘国亮、招振强、许绍雄等10人。除了郭锋、甘国亮、招振强、许绍雄和已经去世的苏杏璇之外,其他几位已较少出现在电视中。
到第三期,这个艺人训练班出现了第一位巨星代表—周润发,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迎来人才辈出的繁荣期。
数一遍从这条流水线上走下的人,既有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周星驰、刘德华这样的华语电影巨星,也有赵雅芝、汪明荃、陈玉莲、翁美玲这样的一代红伶,还有杜琪峰、林岭东这样的香港电影执大旗者,甚至有剑走偏锋者如黄耀明……原本为TVB培养演员的训练班,撑起了香港影视圈乃至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那是香港电视的鼎盛时期。米雪向火星试验室回忆,上世纪80年代,差不多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是看TVB的连续剧的。“它创造这个奇迹”。她在印度尼西亚的朋友,不是华人也在看配音版录像带,“都是看我们的戏长大的”。
TVB至今流传着一个趣闻,当时周润发为引起公司高层注意,经常扮靓守在人来人往的电梯口,装作等待电梯的样子。每见头面人物上下电梯,他就不失时机地问候一声,很快引起无线高层的注意,也给监制们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就有人开始打听这个身高1.8米的小伙子是什么人。
没多久,周润发就跑上了龙套,并在两年后开始担纲主角。4年后,他拍摄25集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留下了香港电视史上的经典佳作。
这家“香港明星的黄埔军校”的造星机制日渐成熟,推出的第二代小生,让周润发都颇感威胁。
1983年9月,毕业于第8期(1979)的汤镇业,第9期(1980)的黄日华、苗侨伟,第10期(1981)的刘德华,第11期(1982)的梁朝伟,联袂在TVB综艺节目“星光熠熠劲争辉”里表演杂技,刘德华还要表演胸口碎大石。为了增加噱头,邵逸夫亲自取名“五虎将”,这个名称一叫便响,“无线五虎”的美称从此沿用下来。
那是TVB的全盛时代,更是香港武侠剧的黄金时代。查良镛笔下的武侠世界给TVB提供了绝佳的题材,而TVB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翻拍,也让金庸小说传播更广。从上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无线一共制作了21部金庸改编剧。八九十年代是TVB金庸剧的高峰期,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推出。
历数五虎在TVB时期的代表角色:郭靖(黄日华扮演)、段誉(汤镇业扮演)、杨康(苗侨伟扮演)、韦小宝(梁朝伟扮演)、杨过(刘德华扮演),就能看到他们在TVB的成功,鲜明打上了港产金庸剧辉煌时期的烙印。
TVB金庸剧的黄金舵手李添胜,在1984年接下人生中第一部金庸剧。他后来回忆:“当时刘天赐把《鹿鼎记》的任务交给我,还问我谁适合韦小宝和康熙,我马上回答:‘梁朝伟演韦小宝,刘德华演康熙’。”
《鹿鼎记》的成功,让李添胜随后制作出《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等9部金庸剧,其中《鹿鼎记》在1998年再度翻拍,由陈小春、马浚伟主演。
从梁朝伟的韦小宝到陈小春的韦小宝,从黄日华的郭靖到黄日华的乔峰,从《铁血丹心》到《难念的经》,几代华语电视剧观众,谁还不会哼几句:“逐草四方沙漠苍茫,那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或是“笑你我枉花光心机,怪大地众生太美丽”呢?
不同时代的金庸剧,见证了几代华人明星的叱咤走红,也见证了TVB这家梦工厂最好的造梦时光。在李添胜看来,金庸小说一大特色,是不仅主角好看,各路配角也出色。“金庸剧需要很多甘草演员参与,当年无线刚好有这样一批来自电影圈和话剧界的资深艺人加盟,实在是适逢其会。”
回顾TVB艺人培训班,像周润发、“五虎”一般顺遂的不少,但沉浮数载,起起落落的也不乏其人。11期训练班学员周星驰,在毕业3年后,开始演上主角,可惜并未引起多大反响。
1989年,周星驰两部电视剧《他来自江湖》和《盖世豪侠》都遇到同一个监制—刘家豪。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演员,创作性很强。那个时候开拍《盖世豪侠》,公司只给了我们3个字,就是‘古装剧’。创作这部剧时将旧有的什么寻仇啊,抢秘笈啊,反正这些固有元素都写在黑板上面了,然后我们一条条删除掉。”刘家豪回忆和周星驰合作的情形,“周星驰本人不喜欢打打杀杀,他喜欢做生意,喜欢赚钱,他不是开了个酒庄叫做忘情酒嘛。所以他非常与众不同。”
到同年11月的《他来自江湖》,刘家豪发现,剧组里“周星驰跟吴孟达特别投缘,吴孟达反而称他‘星爷’,星爷这个外号就是这样来的。两个人很多鬼主意。”
除了艺人,TVB还吸收社会各界的对电视有热情的人才。
1985年,陈宝华进入TVB做编剧。她用四年半的时间,打造了TVB史上最长电视剧—1128集的《真情》。
若说《阿信》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真情》一出,香港人的生活也为之改变—晚上10点到11点,全家人还窝在沙发上看TVB长片。这样的时段居然也成为TVB能卖广告挣钱的黄金档。不仅香港,凡有华人的地方TVB均获佳绩。
《真情》的成功,让陈宝华有底气给自己的戏找演员。写《十月初五的月光》(内地引进后改名《澳门街》)时,她物色到一个叫佘诗曼的演员。
陈宝华此前只是看过她的几条戏,莫名觉得“这个人很有戏”。那时候公司有别的艺人推荐,佘诗曼并不为公司看好。陈宝华仗着自己“牌”大,跑去和公司“争”:“没有她,我就没感觉去写了。”“我不是在威胁你们,你们那些不漂亮。她很漂亮的,她有几个男人喜欢,你知不知道,那些男人开工的时候见到她,就真的很喜欢去开工。”
这样的“威胁”下,佘诗曼成为《十月初五的月光》里被所有人呵护宠爱的“祝君好”。
陈宝华看见佘诗曼,便直言不讳地吐槽她那一头老气的长发:“你是不是在跟老头拍拖?你好像装刘嘉玲嘛。”在她的要求下,佘诗曼剪去长发,凭《十月初五的月光》拿下当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
后来到了北京,有内地编剧念念不忘地向陈宝华提起《十月初五的月光》:“头一次感觉,原来有爱情却不在一起,最后观众都会觉得那么好看,那么想看。两个人不在一起,你都觉得他们那么爱对方。”
如今的佘诗曼和陈宝华,如果碰面,“不一定在TVB了”。离巢后的佘诗曼北上,陈宝华也将继续在内地创作,两人再见,应该在TVB之外的江湖了。
接力
2017年,佘诗曼在于正的清宫戏《延禧攻略》里再次饰演“小主”,当年她主演的《宫心计》也完成了续集《深宫计》的拍摄。这次,主演是胡定欣。从佘诗曼到胡定欣,两代TVB视后完成了一场漫长的接力。
胡定欣还记得,自己刚入行时,在公司的位置是第六排。远远能看到在第一排站着的佘诗曼、郭可盈、张可颐。
▵胡定欣 化妆: Cyrus Lee 发型: Matt Chiu @Xenter 场地: Xenter
2003年胡定欣以《冲上云霄》里马德钟的妹妹为人所知,并于第二年签约TVB,随后兢兢业业在TVB服务了13年。她在最好的年纪打了许多酱油、演过很多恶女,演过比自己小三岁女演员的后妈……为了争取演戏的机会,她跑上电视城7楼找到《冲上云霄》的监制潘嘉德:“你接下来拍什么戏,有没有一些倒茶扫地的角色给我?”
如今,TVB扛鼎花旦流散大半,胡定欣成为TVB第一位“80后”视后,并于2016年成功连庄。这一次她站在了舞台的中央。
“一排一排往前走,就是我在公司这15年经历的变化。”胡定欣对火星试验室说。
和她一样苦熬出头的,还有《城寨英雄》男主角陈展鹏。他1994年参加第七期艺员训练班,同班同学里,有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刘恺威。
和现在改制后学期越缩越短的艺人训练班相比,陈展鹏在培训班受过相当专业的戏剧训练。老师甚至会教,表演被天上地下的磁石吸走时候,肢体应如何表现。
除了上课,学员每逢公司大的颁奖典礼,还要客串司仪带嘉宾上台。陈展鹏带过TVB老板、也带过郑秀文这样的歌星,还在化妆室帮其他演员拿衣服。
得知胡定欣入行时站在第六排,陈展鹏笑着对火星试验室自嘲,“那我应该是最后,或者有可能连上台的机会都没。”
“这种新人文化,我是香港的演艺圈最尾这一班了,之后就不同了。”陈展鹏之后,即便十八线演员,也不再肩负司仪的职能。
3年后,陈展鹏毕业出道,赶上1997年香港的经济萧条。像同时代很多TVB演员一样,他去了内地。陈展鹏遇到于正,拍了一部《大清后宫》。“于正也叫我签他的。他问我有没有兴趣,他说他会拍很多的连续剧。”
可陈展鹏想:“我在香港都做不好,再去其他地方,好像是逃避。过不了自己这关。”运动员出身的他决定回到香港,重返TVB。
连着接演好几个反派,他对着镜子自问:这张脸真的长得像反派吗?但他还是要咬牙坚持下去。“因为TVB已经是香港最大的一个舞台,我要把我真的学的东西,给人家知道,我真的不是白过的,我真的有努力。”
2015年,胡定欣第一次获视后。流泪说完获奖感言,胡定欣抱住了旁边颁奖的黎耀祥,而黎耀祥也疼惜地摸摸她的脸颊。陈展鹏侧立一旁,开心地看着这一幕。
在用青春来换取信任的TVB,永远不乏“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演员。
50年的TVB流金岁月,诞生过不少花旦小生,同时也培养数不清的甘草绿叶。他们出演过很多剧集,奉献出一个又一个小人物。
在刘家豪、梅小青这样的老TVB人看来,不管是一线还是十八线,艺人身上都带着TVB磨炼而出的基本功和精神。在电视里艺人专业、敬业地演每一出戏,让他们与有荣焉。
从万梓良到周星驰,从陈豪到林峰,刘家豪和梅小青见证了一代代TVB演员在片场造梦的精彩瞬间。
“万梓良在很多早期台庆剧里面都能看到他,《巨人》《龙兄鼠弟》《万里长情》等等。我目睹了他在TVB最全身心投入的时期。他哭起来的时候真的很投入,从摄影师到收音师都被他感染,全队人的士气大大提升。”
“杨怡,是为数不多演哭戏时还能把对白说清楚的演员。在《谈情说案》里,她哭着问林峰:‘点解系一条数啊! ’那哭戏真是一绝。”
“陈豪在《宫心计》里面饰演皇帝,为了体现威风,特意去增肥。专业演员就是这样,这就是艺德。”
▵陈豪
刘家豪记得,《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里,有一场林峰跟夏雨的父子情深的对手戏。夏雨痛哭流涕,站在他对面的林峰,忽然自然地伸手,给“父亲”一把抹去了鼻涕。
这部戏里,全体演员都非常投入。一众资深老戏骨、夏雨、李司棋、米雪、关菊英,带着那些新人林峰、钟嘉欣、徐子珊,还有第一次演戏的陈法拉演戏。
“旧人带新人,现在,这些新人也独当一面了。”刘家豪感慨。
好的演员彼此之间确实在产生化学作用。
2004年,戚其义带着《金枝欲孽》剧组,一改TVB“一套戏服永流传”的局促,首次来到北京故宫取景。
主演陈豪告诉火星试验室,最难忘的一幕是背着邓萃雯饰演的如妃,在故宫的雪地里一步一步地走。“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我背着她一步一步地走在雪里面,当中的互相支持,而且孔武和如妃当时互相产生了感情。就是那种感觉吧。”用这样的感觉,陈豪和邓萃雯完成了《金枝欲孽》里最美的戏之一。
“其实他们到内地或者其他地方发展,结果不尽相同,但是起码有了这种基本功和精神,他们就有了一种优势。”刘家豪相信。
2017年11月3日,TVB节目巡礼上,刘家豪见到周丽淇。他刚刚看完《那年花开月正圆》,对剧中周丽淇饰演的“千红”赞不绝口。“和孙俪有很多对手戏,一点都不逊色,”刘家豪很欣慰,“你没有让我丢脸,”他特意对周丽淇说。
英雄地
TVB目前一共推出了两部内地网站合作的剧集。《使徒行者2》是最新的一部。依靠着第一部良好口碑留下的IP,《使徒行者2》被内地网剧平台选为合拍剧,陈豪是新加入的角色之一。
这次他扮演黑社会老大魏德信。陈豪以为自己要扮演一个大吵大闹、凶气上脸的老大。结果,来到片场,品红酒,穿西装,分明是个雅痞。“他们说现在的黑社会已经是生意人了,他们做的是生意,而且很斯文,你看不出来了。”
斯文的龙头老大,在戏中的豪宅,也不再是TVB那几套最常用的别墅。大哥的海景房,选在了内地的惠州。宣萱发微博称赞双月湾风景很赞,工作像度假一样。
变的不只是黑社会老大的家,还有拍戏的感觉。
“我跟你说,现在在内地拍戏真的非常幸福。你要什么,在现场都可以像变魔术一样变出来。比如一条河原来很多水,监制说全部水都给我拿走,第二天整个河的水都走了。那么大的船,说明天有,好,明天就有。哎呀,好厉害啊。”陈豪叹服内地对电视剧的制作能力。
这已经不是他跟随戚家班去北京故宫拍《金枝欲孽》的年代了。
在另一部合拍片《踩过界》里,更年轻的小生王浩信也感觉到了不同。“有比较大的投资方支持,有时候去拍爆破的场景,可以不用拘泥于爆一辆车还是两辆车。要爆就爆十辆车。拍得出更震感的画面,这个对我们演员、对观众来说,当然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这部戏在内地播出时,观众大呼在它身上找到昔日TVB律政剧黄金时代的影子。TVB的制作团队则欣喜地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TVB的老粉们还在。
主演王浩信和张振朗,还上京拿回一尊“年度十大精品网络剧”奖。和《踩过界》同时获奖的是《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内地网剧代表。
▵王浩信
这对《踩过界》的TVB主创是很不一样的体验。而在新疆出生的王浩信看来,“更有一点光宗耀祖的感觉。”
TVB演员因为港剧在北京领奖。谁能想到电视剧历史发生这样的转向?
站在TVB大楼前,陈宝华认定,网台合拍计划,是“母校”最好的变化。
上一次离开TVB,她走出的是清水湾电视城。此番回来,她已经来到厂区鳞次栉比、天线林立的将军澳骏才街77号。
陈宝华充满信心“只要将军选得好,它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场,TVB是真正做事情的这一行业的人的英雄地。如果你真的是用心做,它带出来的效果是令你不舍得放弃它的”。
如今,这个战场的将军是杜之克和余咏珊。50周年,TVB给自己的定义是“华丽转身,迈步同行”。借着宣传的契机,两位大将调笑:“你看到我们每一份工作都在转身。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市场都在转身。转得头都晕了。”
第一“转”,杜之克选在了剧本上。TVB近年来电视剧质量下滑,和优秀编剧人才流失有很大关系。
杜之克挨个去约编剧。第一个见的是蔡婷婷,她写过《僵尸道长》《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宫心计》《法证先锋》《栋笃神探》。
“面对面,约她出来喝茶,吃饭。我们手里拿着刀,但告诉人家我们有坦克。一般谈一两次都行了,因为他们在这里长大。”
很快,编剧圈里的人相互传话,都知道了TVB正在招贤。像有人点燃一根火柴,却照亮了每个老人心里给TVB留的那个角落。他们问杜之克、余咏珊:“你们的革命会不会成功?”心里却在对自己说:“跳吧跳啊,来跳一段,看一看怎么样?”
很快,蔡婷婷、陈宝华,监制苏万聪、《学警狙击》编审朱镜祺、《庙街妈兄弟》编剧刘彩云等人,陆续回到TVB。
2017年,朱镜祺推出《不懂撒娇的女人》,苏万聪推出《使徒行者2》,为TVB打了一个不错的翻身仗。
另一边,余咏珊准备打造一个30岁以下的节目编审团队。她找到那些年迈的老团队,对他们说:“我老老实实地跟你们说,我不会把你们一步一步往上升,你们只是一直好好地做你的经理。如果我要找那些更高级的人,也是从你下面去找。我们一群老人把一群小朋友捧起来,然后我们才离开,好不好?”
旧血去,新血来。这样的现实让人不安,也带来痛苦。但余咏珊不管,反正她知道自己在报章里常常被人说“女魔头”。
这个女魔头,一直对TVB有柔软的感触。
余咏珊很感动:“很多人都跟我们说钱在外面赚,人要回来。回来太像一个家了,大家会聚在一起就是吃饭、开玩笑。如果你在外面,你就是单打独斗,你自己成功就是自己成功,你不会有一群朋友跟你一起吃饭。”
在她看来,香港TVB就是这样,一点点小小的魅力,把很多人圈住,钉在这里不肯走。她有时会想起30年前,自己在TVB和同事们工作时的意气。
那时候,TVB的镇台之宝《欢乐今宵》还在播。“日头猛做,到依家轻松下,食过晚饭,要休息返一阵,大家畅聚,无线有好节目,欢欢乐乐,笑笑谈谈,我哋齐齐陪伴你!”主题曲一唱就是27年,构成了香港社会的集体回忆。
50年,在时间长河里是浮光一瞬,但对香港,是一段天翻地覆的世代:和故去的时代盟誓,向不明的未来立约;有过无限的憧憬,有过美丽的误会。传播学者指出,电视平台对一个地方的创意工业,往往有重大贡献。一个电视台的萎靡,也从侧面反映所处社会的弊病。
细看TVB何来、何去、何从,又何尝不能发现香港社会的万变?
就像2013年电视剧《巨轮》片尾曲所唱:时代变,人物风景都改变,这巨轮,又再一天一天转。风急花飞再一篇,50岁的TVB,也许未可回归到美丽从前,但也被无数人寄予希望—还有新经典可再次上演。
本 文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转 载 或 商 务 合 作 请 留 言
01
周一围:戏如骨头,戏入骨头
02
有话要说...